病主法簽署率低、諮商等太久 綠委批衛福部離事實太遠

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但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不到1%。多名立委提案修法包括,政府編列預算支持預立醫療照顧諮商(ACP)、放寬執行場域等,更提醒現在安寧資源不足問題,但衛福部態度保守傾向不修法,並認為現行簽署率過低,主因包含民眾文化禁錮等。
立委王育敏表示,病人自主法利益良案,但是要簽署AD前必須要經歷ACP,一次費用高達2000至3500元,會形成阻礙,應該由健保支應。立委林月琴引述健保署分析資料說,死前6個月接受安寧照顧可以省下10萬元,以長遠來看健保花費3000元支付諮商費用,可以省下大筆療費用,因此擴大ACP補助對象是值得投資。
在服務量能上,王育敏說,現在能提供ACP服務的僅有醫療院所跟診所,量能有限,應該開放專業團體如如護理機構、長照機構、心理諮商所、社工事務所,希望所短等待時間,增加量能。衛福部長邱泰源回應,目前已經準備好服務,就看民眾意願。立委劉建國吐嘈,ACP得要等上一個多月,衛福部應該面對事實講清楚。
王育敏也指出,修法中也包含落實病人意願,關係人不可以妨礙醫師執行,也避免因為執行病人意志後讓醫師負擔民事、刑事責任。「死亡是很強烈的陽光,讓人無法正視」,邱泰源說,醫療團隊必須正視問題給予適當處理,也會加強民眾生命教育。
劉越萍說,現行AD每年簽署約2萬人,目標希望提升到4萬人,主要目標鎖定在50歲以上民眾。而簽署率低主要跟民眾認知、傳統習俗等文化禁錮以及財務部分,文化上與長照司合作推廣善終概念,財務上也跟健保署合作推動補助ACP。至於是否擴大場域應「思考病人在哪裡」,因為諮商過程必須討論疾病預後等描述,因此還需要凝聚共識是否開放。
劉建國表示,委員有多項法條修正調整,都是讓簽署率提高,都是但是衛福部的書面報告直接把改善大門關起來,現在醫療量能已經吃緊,還不願意擴大執行場域 ,到底要如何成4萬人簽署目標。
此外,由於現行獨居長者增加,但ACP必須有2等親參與,立委廖偉翔呼籲免除限制。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回應,就算患者已經有簽署AD,但是親友在臨終時仍會組織醫療覺定,因此才會希望在諮商時有家屬參與避免爭議,但獨居長者可以透過切結書書方式免除親屬參與諮商。
另,林月琴提醒,現在安寧病床僅有900多床,不足以應付需求,加上醫院誘因不夠設置不足,導致多以安寧共照替代,也應該重視資源配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