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eta、微軟財報激勵…史指連八升 那指收復關稅宣布後所有跌幅

病主法簽署率低、諮商等太久 綠委批衛福部離事實太遠

衛福部長邱泰源上午赴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審查病人自主權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備質詢。記者林伯東/攝影
衛福部長邱泰源上午赴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審查病人自主權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備質詢。記者林伯東/攝影

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但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不到1%。多名立委提案修法包括,政府編列預算支持預立醫療照顧諮商(ACP)、放寬執行場域等,更提醒現在安寧資源不足問題,但衛福部態度保守傾向不修法,並認為現行簽署率過低,主因包含民眾文化禁錮等。

立委王育敏表示,病人自主法利益良案,但是要簽署AD前必須要經歷ACP,一次費用高達2000至3500元,會形成阻礙,應該由健保支應。立委林月琴引述健保署分析資料說,死前6個月接受安寧照顧可以省下10萬元,以長遠來看健保花費3000元支付諮商費用,可以省下大筆療費用,因此擴大ACP補助對象是值得投資。

在服務量能上,王育敏說,現在能提供ACP服務的僅有醫療院所跟診所,量能有限,應該開放專業團體如如護理機構、長照機構、心理諮商所、社工事務所,希望所短等待時間,增加量能。衛福部長邱泰源回應,目前已經準備好服務,就看民眾意願。立委劉建國吐嘈,ACP得要等上一個多月,衛福部應該面對事實講清楚。

王育敏也指出,修法中也包含落實病人意願,關係人不可以妨礙醫師執行,也避免因為執行病人意志後讓醫師負擔民事、刑事責任。「死亡是很強烈的陽光,讓人無法正視」,邱泰源說,醫療團隊必須正視問題給予適當處理,也會加強民眾生命教育。

劉越萍說,現行AD每年簽署約2萬人,目標希望提升到4萬人,主要目標鎖定在50歲以上民眾。而簽署率低主要跟民眾認知、傳統習俗等文化禁錮以及財務部分,文化上與長照司合作推廣善終概念,財務上也跟健保署合作推動補助ACP。至於是否擴大場域應「思考病人在哪裡」,因為諮商過程必須討論疾病預後等描述,因此還需要凝聚共識是否開放。

劉建國表示,委員有多項法條修正調整,都是讓簽署率提高,都是但是衛福部的書面報告直接把改善大門關起來,現在醫療量能已經吃緊,還不願意擴大執行場域 ,到底要如何成4萬人簽署目標。

此外,由於現行獨居長者增加,但ACP必須有2等親參與,立委廖偉翔呼籲免除限制。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回應,就算患者已經有簽署AD,但是親友在臨終時仍會組織醫療覺定,因此才會希望在諮商時有家屬參與避免爭議,但獨居長者可以透過切結書書方式免除親屬參與諮商。

另,林月琴提醒,現在安寧病床僅有900多床,不足以應付需求,加上醫院誘因不夠設置不足,導致多以安寧共照替代,也應該重視資源配置。

健保署 衛福部

延伸閱讀

影/未收到世界衛生大會邀請函 邱泰源:依舊會組織世衛行動團

影/核電將歸零 王育敏:社會、民生、國安將重大危害

又沒收到世衛邀請函 衛福部長邱泰源:將組世衛行動團

立委民團籲教育部與勞動部合力 制定勞動教育促進法

相關新聞

白沙屯媽進香掀熱潮 圖解33萬香燈腳10天9夜怎麼走

苗栗縣通霄鎮拱天宮白沙屯媽祖進香1日晚間起駕,賴清德總統首度以總統身分到場,扶「軟身媽祖」出神龕。賴總統致詞不忘宣傳他成立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不管天災地變或地緣政治變化,讓國家有更堅強防衛力量。台中市長盧秀燕也首度出席白沙屯媽進香起駕。

試院通過3修正草案 霸凌、酒駕、性侵 公務員得免職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去年涉嫌職場霸凌,引發輿論重視。為強化公務體系對於職場霸凌的防治,考試院會昨通過相...

防止公務體系職場霸凌 試院修法:重大違失行為可免職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去年涉嫌職場霸凌,導致一名職員輕生。為強化公務體系對於職場霸凌的防治,考試院會今天...

司法院新法讓醫事鑑定難行 跨部會推試辦計畫解困境

司法院去年推動「刑事訴訟法」新制,讓原先幫忙刑事案件的「醫事鑑定」變得窒礙難行,近一年有700多件案件因此停滯。在司法院...

收益轉負!美關稅衝擊 勞動基金3月單月虧損1716億

受美國對等關稅消息影響,恐慌情緒蔓延,全球金融市場3月震盪走跌。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日)公布勞動基金最新績效,整體勞動基金截至今年3月底止規模為7兆2358億元,評價後收益數為負641億元,收益率負0.94%,3月單月虧損1716億元。...

病主法簽署率低、諮商等太久 綠委批衛福部離事實太遠

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但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不到1%。多名立委提案修法包括,政府編列預算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