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少事法新制2年 遭批「全丟給第一線」
根據統計,近五年少年犯罪人口率逐年上升,徐妮妮認為少年犯罪問題不僅沒減輕,反因犯罪型態變化而更難防制,少事法「行政輔導先行」立意良善,但現行法制遠遠無法支撐理想。
她認為,行政、司法、教育、社政各自為政,人員與專業訓練匱乏,司法院應正視實務端的哀鳴。她質疑矯正學校誠正中學一年暴增百人,全國少年收容早已超額,但法院裁定「無上限」式收容,矯正署還能承接多少?法院裁定完,後續的處遇拍拍屁股當沒事?
文化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黃宗旻則認為,少事法新制,由法院擔任個案管理工作並不恰當,地方政府社會、教育局處等更應承擔責任,且少輔會置於警政署之下只是過渡之計。司法院認為少輔會的主政機關應具備輔導專業,建議行政院可成立專案辦公室。
立委吳宗憲說,「成少共犯」因詐欺、妨害秩序暴增,成少共犯問題即「偵查主體割裂」,恐造成更多偵查不公開資料外洩,或有人不能押、有的人要押,偵查細節盡為外界知悉。一味以保護少年為優先,犯罪團體將把孩子當「免洗筷」,問題難解決。司法院表示,已請各法院強化與檢察機關聯繫。
立委黃國昌指黑幫與政商勾結,孩子看到政治人物與黑幫稱兄道弟,這傳遞給少年什麼訊息?他認為這個體制正在跟黑幫「搶孩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