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園副市長王明鉅至親遭詐案 檢警逮聯邦女銀行員獲8萬交保

案情急轉直下!李威4度作證精舍命案「轉列被告」 住家遭搜索

台北地檢署偵辦佛教精舍命案,知名作家王薀的信徒、藝人李威曾以證人身分三度到案作證,據了解,今天案情急轉直下,李威第四度到案說明,稍早當庭遭轉列被告,檢警也搜索其住處,目前尚未有強制處分。

全案在去年7月24日警方獲報命案,蔡女在精舍死亡,遺體多處瘀青傷痕,檢方解剖發現死因是橫紋肌溶解症,經調閱監視器畫面查出吳姓女住持、李男、姜女等三人,涉將蔡女放在推車上,用膠帶捆綁,在風雨中將人從茶室推回精舍,另蔡女銀行帳戶遭姜女提領一空等。

檢警追查,王薀、三大護法使者、信眾在茶室讀書會中,疑因金流帳目疑義,涉要求蔡女跪拜佛像行禮叩首,跪拜時間竟長達數小時,過程中信眾疑腳踹、動手壓頭等等,導致身心不堪負荷,身心飽受極大壓力,最後被逼到死亡盡頭,因「橫紋肌溶解症」死亡,就像洪仲丘案高強度的魔鬼體能操練,橫紋肌溶解致死。

全案吳姓女住持等3人羈押期滿獲釋,精舍精神領袖王薀今年1月初遭檢警鎖定行蹤,羈押禁見,李威、李威妻子等人也因此到案說明,前三次應訊李威以證人身分請回,今檢方第四度傳訊後認為李威涉嫌也在施暴現場,改列為傷害致死共犯,稍早搜索其住家。

專案小組追查精舍命案,發現涉案人員眾多,且供詞、證詞也疑似早就說好一套對外說辭,就是為了不要供出精舍精神領袖王薀,李威對此涉嫌下指導棋,給意見認為不要講出王薀,避免影響精舍團體。檢警追查,王薀對核心信徒說話嚴肅,對於其他人則相當客氣,其中三大「護法信徒」幹子昀、梁碧茵、游秀鈴是精舍師姐級人物,信徒言聽計從。他們稱沒有傷害死者,跪拜是「宗教儀式」、「都是為她好」。

精舍命案疑雲日前計被告11人,檢方已聲押王薀、游秀鈴、梁碧茵、幹子昀,日前羈押期滿獲釋的「推車運屍組」女住持吳慧珠、李淵源、姜芃妤等3人交保,其餘還有4名在場信徒黃文琪、李宸宇、吳女、呂女,今日再新增李威為被告。

台北市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戴帽者)日前三度到案作證,今四度作證後轉列被告。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戴帽者)日前三度到案作證,今四度作證後轉列被告。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戴帽者)日前三度到案作證,今四度作證後轉列被告。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戴帽者)日前三度到案作證,今四度作證後轉列被告。圖/本報資料照片
李威妻子(著連帽外套者)日前因精舍命案作證後請回。記者蕭雅娟/攝影
李威妻子(著連帽外套者)日前因精舍命案作證後請回。記者蕭雅娟/攝影
台北市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戴帽者)日前三度到案作證,今四度作證後轉列被告。記者蕭雅娟/攝影
台北市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戴帽者)日前三度到案作證,今四度作證後轉列被告。記者蕭雅娟/攝影
台北市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戴帽者)日前三度到案作證,今四度作證後轉列被告。記者蕭雅娟/攝影
台北市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戴帽者)日前三度到案作證,今四度作證後轉列被告。記者蕭雅娟/攝影

命案 李威 王薀

延伸閱讀

李威涉精舍命案轉列被告30萬交保 關鍵錄音維護王薀成鐵證

夫妻當庭列被告!李威移送北檢、妻子15萬交保 精舍命案被告累計13人

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改列被告 警帶回搜索住處後「移送北檢」

李威捲精舍命案又秘婚 李易認見過嫂子全說了

相關新聞

李威涉精舍命案轉列被告30萬交保 關鍵錄音維護王薀成鐵證

台北市一家精舍命案發生在去年7月凱米颱風夜,蔡女涉嫌由佛學作家王薀、師姐級護法、眾多信徒集體包圍下「體罰霸凌」,逼迫數小...

北市精舍命案 李威證人轉被告30萬交保

台北地檢署偵辦佛教精舍命案,知名作家王薀的信徒、藝人李威曾以證人身分三度到案作證,據了解,今天案情急轉直下,李威第四度到...

精舍命案傳發現「秘密錄音檔」 李威疑當軍師、在施暴現場

北市某精舍去年發生女信徒命案,台北地檢署聲押禁見多名涉案人獲准,並3度傳喚藝人李威作證。檢察官今天指揮警方搜索李威住處,...

夫妻當庭列被告!李威移送北檢、妻子15萬交保 精舍命案被告累計13人

台北地檢署偵辦佛教精舍命案,知名作家王薀的信徒、藝人李威以證人身分,今四度到案作證,李威的簡姓妻子二度到案作證,檢察官訊...

精舍命案疑有新證據…李威「證人轉列被告」 妻子15萬交保

台北地檢署偵辦佛教精舍命案,知名作家王薀的信徒、藝人李威曾以證人身分三度到案作證,今天案情急轉直下,李威第四度到案說明,...

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改列被告 警帶回搜索住處後「移送北檢」

台北市佛教精舍命案,藝人李威曾以證人身分3度到案,台北地檢署今第4度傳喚後改列被告,指揮北市大安警分局在開庭後,帶同李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