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打工少女疑遭性侵案 被告1主張成不起訴關鍵?律團再發聲
北市少女在麥當勞打工疑遭性侵絕望輕生,今外傳檢方不起訴關鍵在於遭控涉案的前主管,主張曾與少女交往,兩人互動屬合意,對此少女家屬及律師團再發聲,指出收到處分書後將提出再議聲請,並提過去案例強調,不是假藉親密關係就能違反他人意願施以性暴力。
承萬法律事務所聲明如下:
對於今日報載相關內容指涉部分案情,由於尚未收到不起訴處分書,尚無從具體回應。律師團將於收到處分書後,協助家屬提出再議聲請。
此外,縱使被告作如此主張,也僅為其片面卸責之詞,本案關鍵在於被告利用其身為主管職權,自被害人未成年時即對其遂行權勢性暴力,如此權力不對等的支配服從關係,不應是被告得以脫罪免責的藉口,更不表示假藉「親密關係」之名,就可以違反他方意願而為性暴力。
傳統社會印象及司法實務中,會對性侵被害人有著刻板印象,認為應立即報警驗傷,與加害人保持距離等典型被害人形象,卻往往忽略被害人的創傷反應與抉擇困境,並非所有人在創傷發生後,皆有資源、力量與勇氣立即提告或揭露,上月宣判的新北市衛生局女員工林于仙案件即是如此,已故作家林奕含所著「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亦復如是,這正是廣大被害人所面臨的共同艱難處境,盼社會各界能打破完美被害人迷思,正視權勢性暴力的結構性困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