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元急貶!各國央行既鬆口氣 又備感頭痛

軍方徵調宮廟存彈藥? 國防部:還要查證釐清

馬筱梅和大S女兒北京現蹤 網驚「根本媽媽翻版」:氣質太像了

人物側寫/「環保署之狼」李健育性侵被羈押 同仁爆是性騷慣犯

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督察總隊長李健育,利用其在公務上之權勢及機會,對女性同仁、訓練班女學員、外部廠商女員工進行多次性騷擾行為,已是許多女性同仁避之唯恐不及的長官。現因涉嫌利用權勢對女性職員施加性侵害行為,現已被裁定羈押於台中看守所,李是台灣Me Too運動後,第一個因職場性騷擾而被羈押的高階公務人員。

李健育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系畢業,後取得台灣大學環境工程所碩士學位;曾任環境保護署隊長、嘉義縣政府環保局長環保署專委、環保署技監、環保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所長,以及保護署環境督察總隊總隊長等職務。

2023年台灣Me Too運動爆發,政治圈、演藝圈、學術界、媒體界等紛紛爆出職場性騷擾,前立委陳椒華為李健育職場性騷擾的吹哨者,除踢爆李健育對署內外女性性騷的多起案件,也指出時任署長張子敬對多起性騷案包庇吃案。陳椒華共召開7場記者會,環保署起初不願承認李有性騷事件,直至第4場記者會公布李健育為環保署之狼後,環保署才在20分鐘內將李健育調為非主管職。

監察院去年彈劾案文便指出,李長時間對女性同仁,乃至訓練班女學員與外部承攬廠商之女員工,多次有不當言語、觸碰身體乃至隱私部位之性騷擾行為,包括出差時,碰觸申訴人A女手部、頭髮、腰際與腹部,甚至在車上意圖將手摸進上衣被阻擋後,直接親吻A女嘴唇,還詢問「想當到什麼職位」。

有環保署職員透露,即使李健育已被錄影帶舉證,李仍連年考績甲等,最諷刺的是,環保署在此期間還獲得行政院的「金馨獎」,也就是性平最高獎項,「顯然連行政院也在包庇」。

不具名環保人士透露,自己是李健育的學妹,有次餐敘的場合被李勾住手,李當時可能有喝酒,但一來沒有這麼熟,二來未經同意就肢體接觸,當下其實相當不舒服,「從那時開始就會和他保持距離」。

另有與李健育相識的同仁私下表示,李健育個性好色且每喝必醉,也常目中無人、目無法紀,先前任職嘉義縣環保局長時,疑似因喝花酒而被縣長張花冠要求離職,顯然在Me Too運動前就已是多年慣犯。這次李受到的懲罰,對受害的環保署女性同仁「不信公理喚不回,不容正義盡成灰」,只是因為過去長官的包庇,因此增加了更多無辜受害者,假如當時早點爆開,後面就不再會有受害者了。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李健育今年4月17日遭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拘提、搜索後以强制猥褻罪聲請羈押,4月18日經台中地方法院裁定羈押於台中看守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健育今年4月17日遭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拘提、搜索後以强制猥褻罪聲請羈押,4月18日經台中地方法院裁定羈押於台中看守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性騷擾 環保局長 環保署

延伸閱讀

牛肉生產碳排放量驚人 民團籲食品標示溫室氣體排放量

國防院醜聞!李文忠性騷成立、韓岡明施壓被害女員工 各記2大過撤職

永續低碳健康飲食計畫 期許透過政府施政落實

園長之子毛畯珅再被控性侵、偷拍 查無可辨識身分影像獲不起訴

相關新聞

台南好市多店內竊錄5女裙底風光 農會銷售員求診治療判6月

陳姓農會銷售人員去年6月10日在台南好市多賣場內,將放置在黑色提袋內的GoPro,竊錄女子裙底風光,經好市多員工察覺後報...

9度性侵國小男童生子!女老師不滿被判刑17年半 上訴高院今開庭

徐姓國小女老師5年前利用班導師身分9度性侵男童,甚至還懷上男童的「種」產子,一審依對未滿14歲男子強制性交等罪判徐女17...

前環保署高官涉性侵遭羈押 環境部:是還給受害人的正義

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督察總隊長李健育,利用其在公務上之權勢及機會,對女性同仁、訓練班女學員、外部廠商女員工進行多次性騷...

人物側寫/「環保署之狼」李健育性侵被羈押 同仁爆是性騷慣犯

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督察總隊長李健育,利用其在公務上之權勢及機會,對女性同仁、訓練班女學員、外部廠商女員工進行多次性騷...

新北男大生廁所偷拍遭抓包 落跑辯「想出去透氣」被起訴

新北市吳姓男大生去年間在校園廁所竊錄他人如廁,受害者發現後大叫,吳男落跑、未拍攝得逞。新北檢近日依刑法無故攝錄他人性影像...

台東男偷看護理師爬到花台上「打手槍」 法院判無罪

台東許姓男子去年在某醫院外偷看護理師,竟拉開褲子拉鍊,露生殖器徒手自慰,被民眾發現報警處理,檢察官依公然猥褻罪起訴。法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