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假冒投資名人 刑事局曝詐騙新手法: 歹徒改當金融業「斜槓交友」
刑事局今天表示,因積極掃蕩網路詐騙,假冒投資名人手法已漸消失,歹徒改用偽冒知名金融公司或金融從業主管,到各社群及新聞平台留言,呼籲民眾注意「斜槓交友」詐騙手法。
警政署刑事局發布新聞資料指出,持續掃蕩網路詐騙,除動員警力加強深入追查詐騙案,並推動全民檢舉車手設置獎金等作法,讓假投資名人詐騙手法逐漸消失。
警方分析,歹徒改用最新投資詐騙手法,就是偽冒知名金融公司或金融從業主管,斜槓到各社群、新聞平台留言,並投放限時動態設下陷阱。
刑事局表示,經分析,這是近期常出現的「斜槓交友詐欺」最新手法,呼籲民眾多注意,且將建議金融機關加強對可疑虛擬資產交易偵測及遏阻。
1名約30歲張姓男子在網路遇見自稱券商業務經理,對方藉故攀談,雙方私加Line,但交談過程中,對方不斷彰顯其金融專業身分,並招攬張男在網路平台App買賣虛擬貨幣獲利,實則是透過詐騙集團聘用工程師操作假數據、假獲利與假出金,意圖詐騙張男錢財。
刑事局表示,此案屬於近期新發展的「斜槓交友投資」詐騙案,證券公司不會接受客戶直接買賣虛擬貨幣,如有網友宣稱是證券公司旗下虛擬貨幣投資交易員,應是詐騙手法。
此外,這類型詐騙手法,歹徒會假扮網友、投資顧問、客服等角色,透過不同Line帳號與被害人聯絡,民眾遇到有網友鼓吹「保密、限時限量、買到賺到」等各式吹噓話術,應注意可能是投資型詐騙手法。
刑事局指出,民眾可多關注打詐儀錶板網頁,或加入165 Line社群,遇詐騙可撥165反詐騙專線電話諮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