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老牌化纖大廠集盛董座葉守焞辭世 享壽84歲

方濟各辭世…賴總統唁電哀悼 外交部:將派特使參加喪禮

逾百年來首例!教宗方濟各長眠地打破傳統 將不葬在聖伯多祿大教堂

母鬼切釀禍 法律學士兒代辯判更重…高院:你的高度決定法律的高度

七旬張姓婦人騎單車在岔路左轉,與直行的廖姓機車騎士碰撞,雙雙倒地,廖左側股骨頸、近端肱骨粉碎性骨折,傷勢嚴重。事故鑑定張婦「左轉彎車未讓直行車先行」為肇事主因,一審依過失傷害罪判張婦與廖各拘役50、30日。案經上訴,張婦由法律系畢業的兒子擔任輔佐人,誇大傷勢,台灣高等法院加重改判她3月得易科罰金之刑定讞。

此外,法院另指定1名義務辯護給張婦。因張婦的兒子主張母親車禍後「失智」,高院合議庭罕見在判決書中援引台大法律學院名譽教授黃榮堅「你的高度決定法律的高度,所以你對法律的詮釋也是你對自己的詮釋,換句話說,這也是做人自我定位的問題」、「法律只是技術,只是工具,比這更重要的是帶著善念的靈魂」話語,提醒她兒子沒有證據顯示失智與車禍有關,如果真的是為了母親的幸福著想,真正該做是查清病因與陪伴,而不是卸責給廖,平白浪費司法資源。

2020年12月24日晚間8點多,張婦騎單車沿新北市三重區自強路往重陽路方向行駛,在一處無號誌交岔路口時左轉,與廖姓騎士對撞,兩人被送至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救治,並向前來處理的警察坦承肇事。

新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認為張婦騎單車行經無號誌路口左彎,未讓直行車先行,是肇事主因,廖姓騎士未注意車前狀況為次因,新北地檢署偵結後,將兩人都依過失傷害罪起訴,新北地院依雙方過失程度判處拘役。

張婦否認犯行,稱車禍造成她牙根斷裂、失智;檢察官不滿對張婦一味「甩鍋」,認為判太輕;廖認為張婦有七成責任,若她判拘役50日,自己只應處拘役21日,三方皆上訴。

張婦主張當單車進入內車道時,廖的機車還未出現,因此沒有注意廖的義務,且當時她一腳踏在地上、一腳在踏板上,車速非常緩慢,沒有搶奪路權,請求判無罪。律師指她的兒子「孝順」,花很多心思打訴訟,是廖沒有減速才撞人,質疑車禍鑑定。

高院檢視監視器畫面,認定張婦違規跨越雙黃線,當她的車身完全進入內車道時,左右兩側都有來車,阻礙交通往來。高院表示,張婦的兒子為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輔佐訴訟時明知廖傷勢較重,為了不負擔民事賠償責任,不僅完全卸責,還聲請調查廖有無投保機車強制險、交通違規等與車禍無關證據,讓一件單純的交通事故纏訟數年,明顯不是適當行使防禦權。

案發時張婦已逾70歲,本就處失智症主要年齡層,無證據顯示她摔倒與失智有因果關係,高院依「認罪之量刑減讓」法理,認為一審輕判張婦、違反比例原則,撤銷改判懲儆。

七旬張姓婦人騎乘單車跨越雙黃線(藍色圈圈處)。圖/取自司法院網站
七旬張姓婦人騎乘單車跨越雙黃線(藍色圈圈處)。圖/取自司法院網站

交通事故 失智症 法律系 車禍

延伸閱讀

一個都不能死:瑞典的交通「零死亡願景」

前調查官涉收賄限制出境 郭詩晃盼「能出國放鬆」…高院裁定延長境管8個月

美最高院阻川普驅逐委內瑞拉移民 民權聯盟讚賞

他年僅50歲就失智!醫提醒避免常吃「1類魚」 恐引發中毒

相關新聞

帶Meta眼鏡列被告出庭 陳宥丞強調無佩戴…曝「一事」引揣測

民眾黨議員陳宥丞去年12月柯文哲政治獻金案到案作證,因配戴「Meta智慧眼鏡」走進北檢引熱議,北檢他字案偵辦今開庭,並傳...

人夫貼徵工訊息…正宮驚覺公司名有貓膩 抓出不倫獲賠

台中市一名人夫有小孩,人夫在3年前將妻兒趕出家門,妻子發現,丈夫與另名女子有染,互稱「老公」、「老婆」,甚至丈夫張貼徵工...

鍾文智翻版?竹北健身房虐童案 檢方:裁定未公告未送達

新竹縣竹北市健身房負責人葉展皓涉嫌虐童案,今年2月法院裁定以300萬元,但葉展皓3月無故未到庭,經查已出境,外界對於檢方...

招募友人到柬埔寨!詐團持電擊棒恐嚇 彰化男被判1年6月

彰化縣丁姓男子加入詐騙集團,在社群平台臉書發布徵才到柬埔寨公司工作的廣告文,還告訴認識多年蕭姓友人到柬埔寨工作月薪4、5...

身障關懷協會爆侵占善款 檢調多路搜索約談4人偵辦

中華民國身障關懷協會理事長陳女被控與丈夫蕭男、蕭男胞妹分工侵占公益款,挪用買房,檢調今兵分4路搜索相關辦公處及住處,約談...

這酒店因陳宗彥聲名大噪 改名營運又有人攜辣椒槍鬧事

台南市中西區「天上人間」酒店因陳宗彥案而聲名大噪,前年已改名「LV」重新上路營運;洪姓男子日前攜帶具有殺傷力的辣椒槍在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