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滿足2需求擁2優勢 輝達總部傳落腳北士科

大陸371人來參加世壯運 陸委會「體諒」:觀光走走看看不會違規

科技股拉回!關稅戰休兵利多退燒 美股早盤盡墨4大指數走低

大法庭詐騙犯裁定 檢察官:很灰心法官成周處三害之一

最高法院大法庭昨統一法律見解,裁定詐騙被告認罪並繳回「實際取得的酬勞」即可減刑,若沒犯罪所得,自白就符合減刑規定;基層檢察官直言「真的很灰心」,前端努力的打詐、後端法官很努力的阻詐(阻礙打詐),更認為法官就是周處三害之一。

最高法院大法庭統一法律見解,裁定詐騙被告認罪並繳回實際取得酬勞即可減刑,但有4名大法庭成員不贊同而提出不同意見書。法務部也表示,裁定結果與立法目的違背,深表遺憾;為避免個案引用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見解,造成不當減刑結果,將盡速啟動修法作業。

一名資深基層檢察官今天指出,詐騙犯認罪繳回「酬勞」就可減刑,問題是詐騙犯有沒有獲得酬勞都是看他的片面供述,每個被逮車手都會辯稱「我還沒有領到酬勞」、「今天是我第一天工作就被逮捕了」。

檢察官表示,詐欺犯罪危害防治條例修法意旨,是希望重判這些詐欺犯,讓台灣早日擺脫詐欺王國的辱稱,結果從去年8月施行後,只發現這個專法幫人權法官們打開了一扇窗,就是拼命的依法幫詐欺犯減刑。

但法律明文規定加重的部分,法官就會說難以認定車手與詐欺集團間有犯意聯絡,因為車手不知道詐欺集團以何方式詐騙被害人;檢察官直指,法官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吧,在辦案實務中,端看被羈押的車手,就能體會吸星大法,源源不絕的案件被告吸進來。

有檢察官指出,大法庭的裁定根本是豬隊友,讓其再次肯定法官就是周處三害之一的理論;檢察官直言,最近偵辦詐欺案件真的很灰心,前端努力的打詐、後端法官很努力的阻詐(阻礙打詐),總有不如歸去之感。

另外,政府承諾的3%加薪,從1月已經遲延給付到現在,說好的5月會給付也還沒有,微薄的打詐加班費時有時無,一堆政客忙著政治鬥爭,司法單位忙著幫忙政治辦案;檢察官直言,光是自己服務的地檢署,今年已經有多人離職。

檢察官認為,目前台灣首要之務還是「打詐」,政治人物首要之務是搞好「民生經濟」,因為大多數人民不會管誰當總統、行政院長,人民在意的是吃飽喝足、平安喜樂。

最高法院大法庭昨統一法律見解,裁定詐騙被告認罪並繳回「實際取得的酬勞」即可減刑,若沒犯罪所得,自白就符合減刑規定。本報資料照片
最高法院大法庭昨統一法律見解,裁定詐騙被告認罪並繳回「實際取得的酬勞」即可減刑,若沒犯罪所得,自白就符合減刑規定。本報資料照片

打詐 檢察官 詐欺

延伸閱讀

健身店偕詐團削1800萬 台東4月詐騙案83件共逾2千萬

詐騙繳回酬勞可減刑 豬仔曝園區生活猶如「孤注一擲」

詐犯繳犯罪所得可減刑 法務部槓上大法庭:悖離立法意旨

詐騙認罪繳回「酬勞」就可減刑 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理由曝光

相關新聞

「小芸有空嗎」監聽譯文成孤證?陳宗彥判無罪 2律師解析法院新聞稿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被控擔任台南市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因業者請託視聽歌唱場所變更使用工程案及關說警職人員平調案,接受...

徐少東潛逃疑雲延燒 管碧玲:科技監控是防逃關鍵

繼多名經濟犯棄保潛逃後,日前因吸金22億元遭重判12年的三聯集團負責人徐少東,近日疑似潛逃出境,引發社會譁然,政府防逃機...

陳宗彥判無罪檢方證據不足?法界:有5成嫌疑即可起訴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被控擔任台南市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因業者請託視聽歌唱場所變更使用工程案及關說警職人員平調案,接受...

假扮刑警查扣毒品與現金 2男被判刑7年以上

台中市劉姓男子找黃姓男子分穿假刑警背心,持道具槍,自稱是南投警察「攔檢」莊姓藥頭,取走毒品咖啡包和現金26萬8千元。彰化...

四接「護海公投」遭政院撤銷...他和基市府提告 法院判決出爐

因應基隆協和發電廠改建,預定在外木山海域填海造陸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引起地方反彈,基隆市前議員王醒之發起「護海公投」案...

陳宗彥涉性招待案一審無罪發3點聲明 南檢研議上訴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被控擔任台南市政府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因業者請託視聽歌唱場所變更使用工程案及關說警職人員平調案,接受性招待2次被訴,陳宗彥主張無罪,台南地院今天下午一審宣判,陳宗彥無罪;酒店業者連家樑涉圖利媒介性交罪,判10罪應執行1年,得易科罰金,緩刑2年,判決確定後繳交40萬元;王孝瑋應執行8月,緩刑2年,判決確定後繳交25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