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南非再施壓 逕行在官網把台駐處移出首都

獨/滿足2需求擁2優勢 輝達總部傳落腳北士科

大陸371人來參加世壯運 陸委會「體諒」:觀光走走看看不會違規

爆料兒在台中幼兒園遭不當對待 園方告她索50萬元「封口費」

台中市一所幼兒園女家長向媒體投訴,指就讀中班的幼兒遭大班生從後拉扯衣服、勒頸,致衣服後背上的標籤斷了,兒子也因此被勒的痛大哭,還跪在地上,但教保員卻似視若無睹。被指控的幼兒園認為家長放話不實,還要索取50萬元「封口費」,中午向警方提告她涉嫌妨害名譽以及恐嚇取財,警方將約談女家長進一步說明。

這名女家長曾是該幼兒園的老師,她在臉書上說,孩子當晚回到家後,說想要她給他緊緊的抱抱,她問兒子為什麼。兒子說學校老師不理他、不相信他,也哭著跟她說事發的經過,他講的非常仔細,她不知道是否因為這件事情,讓他真的非常受創,連睡覺都做惡夢,一直喊「No」或者「I don’t want to go to school」。

女家長表示,幼兒園多次在公告中發表與我本人陳述不符的內容,甚至多次出現疑似刻意引導輿論之字眼,已使原本單純希望校方正視處理失當的訴求,逐步演變為她個人與校方之間的對立局面。

她強調,她最初的質疑點以及需要校方給出回應僅是針對以下幾點:

1. 老師未能即時處理孩子在校的異常狀況。

2. 多起事件發生後,學校未主動通知家長,缺乏基本溝通。

3. 為何孩子在園內遭遇不平等對待。

4. 校方理應公開道歉,並列出實際改善方案及承諾未來對待所有孩童應一致且公平。

幼兒園今聲明說,事發至今已滿2個多月,曾數度與家長溝通,並針對家長關切事項安排面談、說明、行政協助與建議方案…均有協助家長,並將相關資料、處理紀錄呈報台中市教育局,後續調查,是否違法等,應由公正的第三方主持,校方絕不推諉,絕無漠視和霸凌。

園方說,整起事件屬孩子之間互動,學校均根據家長訴求處理,並已通報台中市教育局,依照規定進行處理與輔導,並持續提供學生適當支持與關懷。同時該班教師也在3月5日事發3天內向家長致歉,疑似與孩子有衝突的學生也寫卡片致歉,且家長願意補償衣物損失。

園方說,遺憾的是,孩子之間已彼此諒解,但家長仍不滿意校方處置,屢次透過社群媒體誤導大眾視聽。家長13日出面與校方最終面談,欲退回事發至今3月至5月的費用,雖然孩子持續上課,但校方希望事件圓滿結束,願意「以個案處理」退款,且需簽切結書,但家長拒絕簽署,並明確要求50萬元封口費,因學校無法接受而破局。家長現場提交休學申請書,校方僅退還未就讀期間費用。

幼兒園示意圖。圖/AI生成
幼兒園示意圖。圖/AI生成

台中市 幼兒園

延伸閱讀

從「心」出發! 南市推薦2書強化教師輔導偏差行為學生能力

台中知名幼兒園驚傳霸凌?中班生疑遭大班生扯標籤勒頸...教育局要查

國中會考17日登場 台南1.3萬人應試

北市樂齡市民進修券55歲即適用 最多補助3000元

相關新聞

「小芸有空嗎」監聽譯文成孤證?陳宗彥判無罪 2律師解析法院新聞稿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被控擔任台南市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因業者請託視聽歌唱場所變更使用工程案及關說警職人員平調案,接受...

徐少東潛逃疑雲延燒 管碧玲:科技監控是防逃關鍵

繼多名經濟犯棄保潛逃後,日前因吸金22億元遭重判12年的三聯集團負責人徐少東,近日疑似潛逃出境,引發社會譁然,政府防逃機...

陳宗彥判無罪檢方證據不足?法界:有5成嫌疑即可起訴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被控擔任台南市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因業者請託視聽歌唱場所變更使用工程案及關說警職人員平調案,接受...

假扮刑警查扣毒品與現金 2男被判刑7年以上

台中市劉姓男子找黃姓男子分穿假刑警背心,持道具槍,自稱是南投警察「攔檢」莊姓藥頭,取走毒品咖啡包和現金26萬8千元。彰化...

四接「護海公投」遭政院撤銷...他和基市府提告 法院判決出爐

因應基隆協和發電廠改建,預定在外木山海域填海造陸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引起地方反彈,基隆市前議員王醒之發起「護海公投」案...

陳宗彥涉性招待案一審無罪發3點聲明 南檢研議上訴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被控擔任台南市政府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因業者請託視聽歌唱場所變更使用工程案及關說警職人員平調案,接受性招待2次被訴,陳宗彥主張無罪,台南地院今天下午一審宣判,陳宗彥無罪;酒店業者連家樑涉圖利媒介性交罪,判10罪應執行1年,得易科罰金,緩刑2年,判決確定後繳交40萬元;王孝瑋應執行8月,緩刑2年,判決確定後繳交25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