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只要8萬就成防震宅 新北房屋「弱層補強」方案已核准65棟

面對都更推動難度高、整合期漫長,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弱層補強」作為替代方案,藉由補強老舊建築一樓結構,提高建物整體抗震能力。新北市工務局統計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新北已有65棟通過補助核准,其中5棟已完工、5棟開工中。
工務局指出,弱層補強的最大優勢在於施工快速、費用相對低廉,且原則上不影響住戶日常生活,「大多數情況下住戶不必搬家」,有助提高居民參與意願。補強作業主要針對建物一樓增設剪力牆或鋼構支撐,強化結構穩定度。
工務局統計,核准案件中以板橋最多達21棟,中和10棟、八里8棟次之,另有瑞芳與淡水各2棟、新莊1棟已完工,土城3棟、汐止2棟正在施工,其餘案件正進行設計或審查程序。依規模大小不同,完工時間約需3至6個月。
台北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宋裕祺指出,台灣過去有段時間政府鼓勵一樓設為停車場或開放空間,導致牆體支撐少、結構相對薄弱,「一遇地震,一樓就成為最脆弱的斷點」。這類建築俗稱「軟腳蝦」,如能透過補強支撐結構,確實能有效提升整體抗震力。
他坦言,弱層補強雖然在技術面已日趨成熟,但推動仍面臨整合困難,「尤其一樓若是住家,住戶常有疑慮,會覺得補強很好,但『不要補在我家』,這是目前推動最大瓶頸之一。」他強調,相較都更雖能一次更新結構與價值,但談判整合往往曠日廢時,弱層補強反而成為實用可行的中繼方案。
宋裕祺也肯定新北市推動成果,他說,目前全台皆有推動類似政策,但實際願意申請的民眾仍有限,新北市能核准逾60案,推動效率已是各縣市前段班。
他提醒民眾,弱層補強雖能提升結構安全,仍有其限制,並無法完全符合新制耐震標準,「願意申請的居民,應有基本風險認知與配合度,才能讓這項政策發揮最大效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