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捷文湖線異常!列車動彈不得 南港展覽館塞爆

沒想到是它!蘋果這款iPhone在日本超紅「銷量暴衝31%」

民主會自我毀滅?維琪法國屈服納粹的歷史教訓

議員指一番賞藏籤頻傳 北市府:近期將聯合稽查

民眾黨議員陳宥丞。本報資料照片
民眾黨議員陳宥丞。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議員陳宥丞今晚表示,西門町業者一番賞抽獎藏籤爭議不斷,要求市府應成立專案稽查,並說明處理進度;北市法務局說,先前專案抽查均輔導改善,近期將偕商業處聯合稽查。

民眾黨市議員陳宥丞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近期接獲民眾陳情,且媒體也有報導,指西門町有店家的一番賞抽獎都抽不到高額獎項,質疑業者「藏籤」;直到警方獲報到場後,店家才從櫃檯拿出第2桶籤筒,且幾分鐘內就接連抽出多張AB賞(大獎),業者辯稱是忘了放進去、沒有作弊。

陳宥丞認為,如此說法荒謬至極,完全無法令人信服。但這類問題並非首次出現,過去就接獲多起民眾反映,因一番賞抽獎缺乏透明、獎項控管不清,甚至疑有「控獎」情形,自己曾為此在議會要求台北市商業處訂定規範,以遏止亂象。

他說,商業處於今年3月推出「一番賞相關遊戲商家指引」,要求業者公開獎項名稱與序號、揭示獎池總籤數與剩餘獎項,抽出結果也應即時更新,籤筒須置於消費者可視範圍,並允許消費者要求現場清點獎項,違者最高可處新台幣10萬元罰鍰,情節重大者還可能涉及刑法詐欺罪。

陳宥丞表示,指引出來後,曾提醒台北市政府「規定再多,若未落實監督,就是白紙1張」,果然藏籤事件又再次爆發。

陳宥丞說,接獲陳情後,除立即要求法務局派消保官前往訪查外,也向台北市政府提出2項具體要求。首先,請法務局成立專案,針對北市一番賞及類似抽籤型業者,進行不定期、實地稽查;其次,即刻發布新聞稿對外說明事件處理進度與相關法規依據,並清楚公告消費者申訴管道。

法務局回應表示,北市府對於一番賞遊戲的公正性一向高度重視,今年春節前還發動跨局處聯合稽查,針對西門町萬年大樓及台北車站地下街進行專案抽查,共查核23間店鋪,其中12間有缺失,均現場輔導業者完成改善。

此外,法務局消保官另於今年7月17日前往台北地下街抽查3家販售一番賞店家,查有未標明序號及獎籤完全黏貼等缺失,也於現場輔導業者改善。

法務局說,有鑑於一番賞消費爭議頻仍,近期將配合商業處發動聯合稽查,經勸導未改善者將依台北市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第39條第2項規定,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並按次處罰;若涉刑事詐欺犯罪者,將另案移送告發,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法務局表示,為使販售一番賞的業者充分揭露相關資訊,商業處業已訂定「一番賞相關遊戲商家指引」,提供有關販售一番賞相關遊戲商家應遵守的規範,應標示清楚所販售的一番賞相關商品名稱,獎單上應標明序號。

同時,有混套或商家自製的一番賞相關遊戲情形,應事先告知消費者並標示清楚;商家應於獎單上公布獎池總獎籤數及目前剩餘獎項與已抽出兌換狀況,獎籤抽出後,也應即時以浮貼方式黏貼於獎單上更新結果,或其他可供消費者檢視等方式。

陳宥丞 詐欺 西門町 消費者 消保官 民眾黨 台幣 北市府

延伸閱讀

美秀集團熱嗨東區 「混東區潮FUN夏日趴」免費喝啤酒

「大都更時代」申請案暴增3倍! 北市府三階段導入AI助審查

信義商圈空橋+1 北市府直通台北101串連捷運紅藍線

GAGU家具驚傳無預警倒閉 北市接17件消費申訴金額逾90萬

相關新聞

「忘了放當藉口?」一番賞屢爆藏籤 北市最重罰10萬

民眾夯「一番賞」卻屢爆爭議。北市議員陳宥丞表示,一番賞雖具娛樂性,但依法應受「消費者保護法」與「公平交易法」規範,若業者...

新北一站式服務身障據點 增至11處

為強化對身心障礙者的在地化服務與照顧量能,新北社會局昨一口氣揭牌「樂善」、「樂悅」、「樂和」3處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總數...

蘆洲湧蓮寺商圈 寶雅賣場出入口後天起禁攤

新北市蘆洲區湧蓮寺廟口商圈近日發生撤攤紛爭,市府在成功路寶雅門前貼公告,指該處為公有建物前方區域,考量公共安全,7月31...

雙北廁所翻新 新北校園推性別友善標章

新北教育局推「4K好便所」,規畫2023至2026年間完成整建1000間老舊校園廁所,除硬體翻新,也在校園推性別友善廁所...

議員指一番賞藏籤頻傳 北市府:近期將聯合稽查

台北市議員陳宥丞今晚表示,西門町業者一番賞抽獎藏籤爭議不斷,要求市府應成立專案稽查,並說明處理進度;北市法務局說,先前專...

新北汐止復興里影像製作營結業 學員學手機剪輯

觀天下有線電視公司與汐止區復興里辦公處聯合舉辦的「AI導演!我最行」影像製作營,今(28)日第二堂教學員們如何用手機剪輯、編輯照片、影片,學員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手機APP剪輯,配上音樂、還有上字幕,分享生活點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