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桃園租衛星 空照揪違法開發埤塘
![桃園一處占地6.5公頃的埤塘疑為開發被填平,為防類似事件重演,市府水務局引進衛星監測。圖/桃園市水務局提供 桃園一處占地6.5公頃的埤塘疑為開發被填平,為防類似事件重演,市府水務局引進衛星監測。圖/桃園市水務局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08/realtime/31462469.jpg&s=Y&x=168&y=140&sw=1489&sh=993&sl=W&fw=800&exp=3600&w=930)
桃園號稱「千塘之鄉」,但河川、埤塘與水利灌排系統被民眾擅自回填與變更使用情況,屢見不鮮,歷年單一事件最大面積達6.5公頃,近2年抓到62件違規;市府水務局為抓違法,引進衛星監控,將採更先進設備執法。民代認為,市府把關要更嚴格,引進科技執法,也要兼顧民眾權益。
水務局指出,河川地、埤塘等涵養水資源,不能任意開發,雖能申請開發使用,但受限法規,開發範圍不能無上限,最常見的違規態樣就是地主有提申請,開發卻超過申請範圍,恐影響滯洪、農業灌排等水利需求。
2021年,觀音大湖段一處埤塘平時人煙罕至,占地6.5公頃的水埤全被土方填滿,地面還鋪上綠植,疑似準備開發,水務局與觀音區公所、警方會勘後確認違規,裁罰90萬元,創桃園最大違規回填土方面積與同類案件最高罰金;該埤塘事後已清空土方復原。
水務局表示,違規使用河川、埤塘等流域土地情形仍時有所聞,為減少此類案件,水務局每年編列100萬元租用衛星監控系統,每月拍攝轄管河川、埤塘等土地空照圖,前後比對有無違法開發或逾越開發範圍情形,前年揪出36件違規,去年發現26件,面積總計10.5公頃。
水務局強調,關於違法開發,市府均給予一定時間復原改善,不聽勸告者將陸續開罰,未來除持續推動更精準的科技監測,也會加強跨單位聯合稽查,杜絕不法。
議員吳進昌表示,用衛星監測執法是好事,違規的行為如果發生在國有地或市政府的土地,當然要嚴格執行,不過有些水利用地是私有地,政府不肯徵收,反而以灌溉功能等理由禁止地主做其他用途,影響地主權益也不合理,應兼顧民眾權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