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受教權矮人一截 誰來拉苗栗一把
苗栗縣許多學子15歲之齡就必須往返新竹縣、市求學,受教育權長期遭漠視;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帶來契機,各界力拚爭取設立苗栗科學實驗中學的背後其實盡是心酸,亟待中央正視苗栗縣教育資源矮人一截的窘境。
國中教育會考苗栗縣及新竹縣、市同區,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及競爭力等考量,大多數拔尖學生選擇就讀竹科實驗高中、新竹高中或新竹女中,及今年要招生的陽明交通大學附屬竹北高中,可以理解也是必然,但對於苗栗縣學子而言,就是相對不公平。
苗栗縣長鍾東錦是過來人,他至今印象深刻,當年必須搭一早6時的苗栗客運,從南庄鄉大南埔上車,新竹火車站下車已是7時10分,還要快步走到竹中,才有辦法趕在7時半到校不遲到。鍾的通學經驗至今沒有多大變化,苗栗一些家長也擔憂如果讓孩子住校,無法照顧好自己,都是兩難。
「不要重蹈我的覆轍」,鍾東錦以苗栗縣大家長心情念茲在茲,今年新春宮廟祈福向神明許願,率團隊拜會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並透過管道轉達給賴清德總統,苗栗縣家長協會也成立促進會,疾呼苗栗實中設立的必要性及迫在眉睫。
受教權是人權重要指標,苗栗縣至少在高中3年不平等昭然若揭,更別論爭取苗栗實中預定地的苗北地區,近年來快速發展,加上新竹市、竹北市的外溢效應,一些學校學生甚至已經飽和,被迫在組合屋上課的窘況。
此外,竹苗區國中教育會考117學年度將有重大變革,計分將改為5級分加7積點制,偏鄉弱勢總積分加1分,去年討論時,苗栗縣堅持3級分制,但孤掌難鳴,新制將對偏鄉、弱勢考生造成衝擊。
教育是樹人的工作,也是翻轉人生的力量,國中、高中正值重要學習階段,中央要正視苗栗縣需求及地方心聲,及早核定啟動苗栗實中設立,或祭出更好方案:況且就近入學已是政策趨勢,苗栗縣教育環境若再不改變,苗栗縣學子恐怕從國中階段就得赴外縣市就讀,更是情何以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