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盧秀燕走訪谷關原民市集 每攤逛也每攤買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逛谷關原民市集,她每攤逛也每攤買,幕僚人員忙著幫拿各種商品,收獲滿滿。

盧秀燕今天視察谷關原民市集 打造山林中的「原鄉新地標」,她逛每攤都買,也成代言人員,其中一攤女攤商辛苦照顧身體不好的母親,盧獲知後當場買更多商品。

為推動原鄉經濟發展與文化復振,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前往和平區谷關部落廣場,親自走訪特色攤位、品嘗原民美食並與在地鄉親互動,視察原住民市集營運情形。谷關原住民市集在市府輔導下,從草創10攤成長為穩定經營的20攤,逐步成為結合文化、觀光與產業的「原鄉新地標」,以實績體現市府協助族人走向經濟自主與文化永續的努力成果。

盧秀燕逐一走訪代表性攤位,品嘗烤紅薯、馬告香腸、小米粥、炸年糕及五葉松汁等原民小吃,欣賞現場展示的五葉松盆栽,並駐足傳統編織攤位,細細觀賞泰雅女性以圖騰頭飾與編織包款展現文化傳承的創意與韌性,肯定族人以友善耕作守護土地、以創新工藝傳承文化,充分展現原民產業多元面貌。

原民會表示,台中市目前原住民人口數達4萬1021人,和平區即占4298人。市府除保障原住民族基本權益外,亦持續擴充文化健康站設置、加強長者照顧與租金補助,提升族人生活品質;同時推動部落大學、提高族語獎勵金,並設置霧峰「原流新創聚落」支持原民創業。原鄉建設方面,每年補助和平區辦理吊橋養護、部落道路與邊坡排水設施改善,全面強化部落居住與交通安全。

原民會指出,谷關原住民市集自民國112年10月起正式營運,以原民文化為主軸,匯集手工藝品、風味美食及音樂文化活動,每逢周末營運,吸引民眾在泡湯健行之餘體驗部落魅力。市府也積極導入大型活動資源,包括谷關溫泉季、台中購物節、市民野餐日,另不定期結合當地溫泉業者與社區協會,推出百元消費券、泡湯券及培訓課程,全面提升服務品質與自營能量。

原民會表示,谷關原住民市集自草創至今已展現成效,經營模式呼應盧市長推動的「前店後場」政策,前端由「原流新創聚落」協助族人拓展市場、強化展售;後端則深化產品研發、包裝設計、加工與品牌行銷,成功串聯文化、觀光與產業動能,成為山林間閃耀的原民經濟文化地標。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到谷關,逛買原民市集。記者游振昇/攝影

谷關 盧秀燕 原住民族

延伸閱讀

影/盧秀燕今視察山區警消 幽默回應現場突傳2槍聲

韓國瑜、盧秀燕、蔣萬安拍片力挺 鄭正鈐:不能讓綠翻盤

影/盧秀燕完成任內和平9校訪視 她和江啟臣合放禮炮

影/小學棒球隊要參加世界賽缺經費 盧秀燕到校送錢

相關新聞

日月潭伊達邵供水不穩 將建大型淨水塔

日月潭伊達邵地區每逢假日經常傳缺水,影響居民與旅宿業者用水。立委馬文君辦公室與日管處、自來水公司等單位會勘,確認水源無虞...

台中租金補貼加碼 議員批寒酸

台中市人口超過286萬人,居住成本連年攀升,中央推出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計畫,去年申請數居全國之冠。議員批評,台中租金...

廣角鏡/盧秀燕谷關泡腳 與遊客同樂

為推動原鄉經濟發展與文化復振,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天前往和平區谷關部落廣場視察,走訪特色攤位、品嘗原民美食,並與在地鄉親互動...

彰化王功漁火節「阿美師」烤蚵 鄉代會主席大讚「內行 A」

彰化縣「王功漁火節」今年邁入第廿一年,今、明兩天在芳苑鄉王功地區登場,今晚6點到9點海洋音樂會邀請多名歌手和演藝團隊表揚...

餐飲業吹寒風? 台中這餐廳逆勢突圍砸3000萬開旗鑑店

國內餐飲業面臨原物料漲價、租金增加和缺工等多重困境,不少業者尋求新藍海突圍。以四川「冒菜鍋」在台中逢甲商圈一炮而紅的「冒...

真的有佛腳可抱!彰化開化寺「臨試抱佛腳」反應熱烈

有300多年歷史的彰化開化寺,供奉有文昌帝昌,每逢考季總是有很多考生前往參拜,廟方今天更破天荒開放位於樓頂一尊8公尺高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