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10年爭取整治二仁溪 經費翻倍 汙染擴大
整治二仁溪早有倡議,10年前估算清理費只要5、6億,延宕至今已倍增,而且還付出更嚴重的環境成本,環團發現,電子廢棄物足跡已擴及下游的黃金海岸,清理行動迫在眉睫。
民國60年代起,二仁溪畔興起專門處理廢棄電子零件的熔煉業,業者從國外進口廢棄電子零件,將可用金屬熔煉成金屬塊,過程中大量的電子廢棄物被棄置在岸邊及河川內,加上熔煉過程的廢水汙染,缺乏有效管理,下游河段如「黑河」,造成二仁溪成為嚴重汙染河川。
2001年政府全面掃蕩及拆除熔煉工廠,部分業者轉往他國發展,但河床內含重金屬電子廢棄物依然存在,過去都只清除裸露處,甚至因沒經費處理,以及考量橋梁安全,二仁溪橋下的廢棄物暫用混凝土覆蓋處理。
環保團體倡議全面清除二仁溪電子廢棄物,30多年來從未間斷,南市府10多年也持續爭取全面整治經費,但都未果,甚至政府部門之間還為了責任歸屬等問題打行政訴訟,最後判決二仁溪電子廢棄物應由南市府清理,為國內少見例子。
南市議員郭鴻儀表示,多年前清除二仁溪電子廢棄物經費預估只要5、6億,時隔多年萬物齊漲,倍增到11.5億,若不快點清除,費用會持續增加。但最重要的是,這些重金屬廢棄物持續汙染河川,有時看到一些移工釣到好幾斤的大鱸魚,都擔心魚吃下肚有害健康。期待二仁溪汙染整治一次到位,才能治水、親水。
台南社大研究員晁瑞光長期做海廢調查,發現去年幾次颱風侵襲,黃金海岸沙灘已出現廢棄電子零件,研判就是二仁溪的電子廢棄物,長期被沖到出海口後,又被大浪捲到沙灘,若不早點清除,會擴大汙染面積,也不利養殖業發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