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開創AI智慧地政 提升地價查估精準度

台南市地政局為精進地價查估,並探討實價登錄大數據分析技術於不動產市場的應用,今舉辦實價登錄大數據輔助區段地價平衡研究專家學者座談會。圖/南市地政局提供
台南市地政局為精進地價查估,並探討實價登錄大數據分析技術於不動產市場的應用,今舉辦實價登錄大數據輔助區段地價平衡研究專家學者座談會。圖/南市地政局提供

台南市地政局為精進地價查估,並探討實價登錄大數據分析技術於不動產市場的應用,今在成大舉辦實價登錄大數據輔助區段地價平衡研究專家學者座談會,產官學界專家共同研商如何運用AI科技提升地價評估精準度,以及分析不動產交易熱區趨勢,為地政業務注入創新思維。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為實現市場資訊健全化,市長黃偉哲指示運用實價登錄制度累積的資料,以大數據機器學習模型,以客觀化、科學化方式精進地價查估,實現交易安全與資訊透明。這場座談會為南市地政業務數位轉型奠定重要基礎,將持續結合學術界與產業界能量,推動「智慧地政」。近期府城南籍圈圖台上線,未來房地產儀表板也將開放民眾查詢,提供市民更即時的不動產資訊,運用科技力量打造更智慧、更便民的地政服務。

陳淑美說,自實價登錄制度實施以來,不動產交易資訊透明度大幅提升,地政局有效運用這些大數據,建立更客觀、合理的地價評估模型;除了應用在區段地價平衡,協助公告現值與公告地價的估計外,並且運用估價技術,建立樓層別效用比以及估價模型,運用於實價登錄資料的檢核,建立全市地價熱區地圖,清楚展現地價層次,提供公部門決策加值應用。

座談會聚焦於「人工智慧結合實價登錄應用」及「台南市近年交易熱區剖析」,就大數據技術在地政業務的應用深度對話,促進學術與實務結合,精進電腦大量估價政策更臻成熟周延,讓地價查估更貼近市場動態。

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副教授謝博明、安富財經科副總經理鄧筱蓉提及應用AI大數據作為房市分析的優勢與價值,透過AI輔助房地產開發決策,提升資產管理效率,更可結合便捷交通的軌道建設及開發區應用於智慧城市的建構。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教授陳建元指出,政府應建立不動產大數據資料倉儲,並開放給產官學界使用,將資料建置在法令制度上以建構健全的不動產交易市場。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教授黃名義指數據的基礎仍應以人本為出發,除了透過AI演算管理外,也要加人工專業評估,並隨著市場動態而調整。政大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江穎慧,指出享受生成式AI便利性的同時,也要明確界定AI與人工的事務性質,才能達到客觀及效率性。

南市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輔導理事長陳雨利也主講南市房地產交易熱區剖析,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郭建志分析台商與資金回流及政府重大建設對房市的影響,並提出現代社會以小家庭為主的家庭型態影響市場產品的走向。不動產估價師公會理事暨資訊流通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利州就產業科技發展與重大建設帶動、歷史人文等面向提及台南發展熱區的變動趨勢。

台南 房地產

延伸閱讀

買金紙分送提水袋 南市消防籲清明節別燒祖先家

OpenAI喊推新開源大模型 鴻海、廣達、緯穎等協力廠喜迎商機

阿里新模型 Qwen3將亮相

臺中地政團隊屢創佳績 金檔獎實至名歸

相關新聞

迎接大甲媽祖抵雲林首站 西螺福興宮打造可愛神童車迎駕

迎接本月六日大甲媽祖跨過濁水溪,雲林縣西螺鎮福興宮今年特地打造一輛超可愛的神童造型「神童車」,今天亮相在廟前舉行祈福儀式...

解決南科通勤塞車惡夢 北向拓寬聯外道路工程下月啟動

台南科學園區北向連接善化以北主要道路上下班時間經常大塞車、汽機車搶道易發生車禍。市政府工務局今天表示,耗資近10億元的「...

六都施政體檢/台南人口衰退嚴重 加速高齡化

台南近年持續「生不如死」,去年死亡1萬7407人,比出生人數多出近1倍,粗出生率4.88‰,6都倒數第二;折合年自然增加...

朴子溪渡槽改建完工 造福5鄉鎮

朴子溪渡槽輸送嘉南大圳北幹線的用水,是嘉義縣灌溉樞紐,95年歷史的設備老舊,農業部斥資4億元改建,工程昨竣工。農業部指出...

台南哈赫拿爾森林 啟用一年問題多

被喻為「市區最後秘境」的台南市南區哈赫拿爾森林,市府今年規畫散步導覽路線,帶領漫步景點,不過目前塑料垃圾散落、水池疑面臨...

六都施政體檢/經濟、社會壓力 夫妻生育意願低

少子化持續惡化,各縣市政府力推各項「催生」政策及補助,但許多年輕夫妻為保有兩人世界或一定水準生活品質,往往只生一胎,甚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