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六都施政體檢/經濟、社會壓力 夫妻生育意願低

少子化持續惡化,各縣市政府力推各項「催生」政策及補助,但許多年輕夫妻為保有兩人世界或一定水準生活品質,往往只生一胎,甚至無生育計畫。有二寶爸直言,「政府生育補助金僅是錦上添花」,並非促進年輕夫妻生育主因。
35歲楊小姐已婚7年,婚前就有共識不生孩子。她認為生育不僅涉及經濟問題,更有未來教育和教養重責大任,地方政府政策或補助金雖是考量因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關鍵。
她說,孩子出生後,從「自己」轉變為「孩子的媽媽」,要犧牲許多個人生活;很多媽媽甚至為照顧孩子放棄事業,「雖有經濟壓力,社會壓力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32歲許姓新手爸爸去年底迎來寶貝兒子,他也說,現代人對生活品質及要求抬頭,讓大家不敢生或只想生一胎,其次才是相關育兒補助金或政策。
他也不諱言,台南生育獎勵金2萬元,相較6都真的很有努力的空間,連鄰近的嘉義市都能領到3萬元;然而,對雙薪家庭來說,中央準公托補助金每月1萬3千元,才是最大的幫助,小朋友有人照顧,同時減輕育兒經濟壓力。
許姓爸爸還提到,政府要提升生育率,政策上要更全面思考,以孕婦友善政策來說,台北就有好孕2U專車補助,台南限制懷孕20周以上需居家安胎的女性才能申請,有待加強。
「補助金只是錦上添花,整體大環境及職場友善問題,才是影響生育率的因素。」二寶爸黃先生說,男女平權意識雖逐漸抬頭,但女性請完育嬰假,想重返職場仍相對較難,不少年輕家長只願意生一胎,最多二胎。
此外,近年虐童事件不斷傳出,黃先生表示,許多爸媽若是經濟及時間允許,都希望自己帶小孩到2歲,政府對孩童2歲前保障政策太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