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校的雲林元長鹿北分校重新活化 鄉長李明明高唱國旗歌表心意

雲林縣元長鄉新生國小鹿北分校學生從百餘人減至不到10人,最終106年關閉,荒廢多年,元長鄉公所與朝陽大學合作創設雲林第1所雜食糧學教育中心今天揭牌,引進友善農法學程,青銀共學,把廢校活化成「農業學堂」,土豆當校長、蒜頭是主任,讓好農在地生根永續。
位處偏村的鹿北分校面積不到百坪,校園唯一的一棵百年老楝樹庇蔭全校,全盛時期3個年級曾達到150多名學生之多,是一所小而美又溫暖的小校,老村長湯力昇說,他小時就讀校園就只一棟平房和老樹,承載著全村孩童的回憶,不曾想過也有關校的一天。
今天老校重新開張,鄉長李明明心情格外愉悅,揭牌前站上升旗台,即興高唱國旗歌,整曲一字不漏完成清唱,贏得滿場喝采,她笑說,期待一曲國旗歌,讓這所關閉多年的學校,能再度「升起」(升旗諧音),老少共學,成為培育農業人才的新基地。
鹿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吳學展說,當年擔心小孩遠到2公里外新生國小就學不便而設分校,4年級學生就得回校本部就讀,1983年校舍重建,少子化衝擊2019年關校,閒置至今,直到最近透過鄉公所與朝陽大學合作才讓廢校重新活過來。
朝陽科技大學USR團隊責人錢偉鈞表示,朝陽科大團隊2023年就與鹿北社區合作提供農業防治技術,關心社區老農生活,得知鹿北分校閒置已久,因而與社區、公所共同創立「雜食糧學教育推廣中心」,將朝健康安心農耕、耕作成果展示、社區共享共好、特色分享4大主軸發展。
錢偉鈞說,鹿北是典型農村以產玉米、花生等雜糧為主,該中心不僅協助友善農業技術和發展,也邀請國際學生教導小學生科學知識,不僅讓老農與青農共學、小朋友也一起體驗農業、學習新農。
李明明說,廢校活化將作為培育友善農業、食農教育場域,學童學習科學帶動科技農業萌芽,老農與青農共學,強化農業藥檢新知,引進植物醫生,建構中心成為「農業學堂」,讓校園這棵百年老樹再重新開枝散葉庇蔭地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