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台南北門、關廟「萬粽齊發」今明分送在地弱勢

北門文山里包粽子由仁安宮及里長李英信發起,總共包了8千多顆粽子。圖/北門區公司提供
北門文山里包粽子由仁安宮及里長李英信發起,總共包了8千多顆粽子。圖/北門區公司提供

端午節將至,台南北門區文山里、關廟區花園里鄉親不約而同舉辦包粽公益活動,兩地鄉親志工總共包了一萬多個粽子今明兩天贈送弱勢、孤老長者。

文山里辦公處包粽子由仁安宮及里長李英信發起,區長林建男、議員謝舒凡及里民大力支持,總共包了8千多顆粽子,要「傳遞節慶溫情與社區關懷。」花園里長盧建平也與救國團關廟團委會志工包近2千顆葷素粽子,連同民生物資分贈中低收入與弱勢。

北門公所表示,今天從準備糯米、配料到包粽、蒸煮,全程由里民一手包辦,氣氛熱絡溫馨。所製粽子將分送給在地弱勢家庭、長者及機關團體,讓更多人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仁安宮總幹事侯蔡雪吟表示,端午節是團圓與關懷象徵,透過大家的雙手,把這份愛心包進粽子裡,讓社區充滿人情味。區長林建男與里長李英信也與里民一同包粽,共襄盛舉展現官民攜手合作力量。

文山里辦公處說,此次包粽活動不僅凝聚地方情感,更讓傳統節慶文化得以薪火相傳,成為社區共同的美好記憶。

救國團關廟團委會總幹事陳月惠表示,花園里長盧建平身兼關廟團委會會長,這次號召會員志工熱心人士贊助、數十人協助幫忙清洗粽葉準備工作,今天晚上包了1800多個粽子,明天一早分送給300多戶弱勢家庭。

里長盧建平說,花園里辦公處也配合另分送100個里內中低收入家庭衛生紙、醬油、沙拉油、麥片、關廟麵等民生物資。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與花園里志工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圖/陳月惠提供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與花園里志工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圖/陳月惠提供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志工與花園里炒內門黑豬肉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記者周宗禎/攝影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志工與花園里炒內門黑豬肉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記者周宗禎/攝影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與花園里志工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記者周宗禎/攝影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與花園里志工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記者周宗禎/攝影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與花園里志工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圖/陳月惠提供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與花園里志工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圖/陳月惠提供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與花園里志工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圖/陳月惠提供
端午節前台南關廟團委會與花園里志工自製粽子近2千顆明分送在地弱勢。圖/陳月惠提供
北門文山里包粽子由仁安宮及里長李英信發起,總共包了8千多顆粽子。圖/北門區公司提供
北門文山里包粽子由仁安宮及里長李英信發起,總共包了8千多顆粽子。圖/北門區公司提供

救國團 北門 包粽子

延伸閱讀

蓮華寺「粽情」弱勢幼童手作人生第1粽 桃園市府贈匾慈悲為懷

彰化里民自籌經費包粽 端午愛心分享高齡與弱勢里民

不是消波塊!雲林媽媽包「中部粽」 內行人揭關鍵特色:請正名

「南北粽之爭」年年掀話題!網議8大粽子種類 小米粽、鹼粽也上榜

相關新聞

黃偉哲發聲 挺平埔原住民族正名

行政院提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引發平埔族和其他原民族群不滿,台南市長黃偉哲昨天出席「支持平埔族原住民族群正名,落實轉...

西拉雅族爭30年 主張修法保障權益

平埔族正名運動推動多年,西拉雅族原為平埔族群之一,主要分布台南、高雄一帶,族人1990年爭取原民身分,迄今逾30多年,2...

端午節前台南北門、關廟「萬粽齊發」今明分送在地弱勢

端午節將至,台南北門區文山里、關廟區花園里鄉親不約而同舉辦包粽公益活動,兩地鄉親志工總共包了一萬多個粽子今明兩天贈送弱勢...

嘉義首宗市民代表罷免投票 林淑勉、吳宏哲罷免沒過

嘉義縣史上首宗市民代表林淑勉、吳宏哲罷免案今天投票,一早天氣晴朗,村莊有遊覽車成團出遊,選民投票率不高,林淑勉同意罷免2...

嘉義安仁家園打造咖啡工作坊 培養孩子一技之長

天主教安仁家園是嘉義縣首間專為照顧家庭失能或遭遇重大變故兒少的安置機構,提供穩定及安全成長環境,為協助青少年在成年前做好...

鳳梨價格創近年新高 雲林林內鄉農會直接把遊客帶進產地品嘗

國產鳳梨原多在五月進入盛產,今年受氣候不穩定影響,產期延後近一個月,市場供不應求,台北果菜批發市場今每公斤均價54.7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