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星期評論/連爆侵權爭議 邁市府螺絲鬆了?
高雄市府近期連爆2起侵權爭議,一是鼓山魚市場易手,接手的團隊逕自移除植栽,其二為2023高雄賀禮設計團隊控訴市府未經授權,擅自拆解、改編作品,涉侵犯著作權;兩起事件都反映公部門在合約規範與尊重專業上的疏漏,「邁市府」螺絲鬆動了嗎?
鼓山魚市場啟動改造後,生意不見改善,頻遭民代關切,好不容易找到國揚集團接手,卻因更動前一手的地景設計,讓原創者抱怨未受尊重,議員也質疑花140多萬元、才種兩年半的植栽無端被移除,浪費公帑。
無獨有偶,「2023高雄賀禮」設計團隊也指控高市青年局未經授權,即拆解、重製作品用於2024年行銷活動,甚至由第三方標案沿用標誌,涉嫌侵權;儘管青年局強調早已取得著作權,依法可修改使用,但市府是否在契約中明確規範設計授權範圍,倘若少了這個安全瓣,帳該算誰的?
國內類似侵權爭議不乏其例,2023年台北市政府與設計師合作的活動視覺設計案,便因市府擅改設計風格,導致設計師抗議並拒絕署名,最後北市府認錯,臉上無光。另台中市府在某公共建設案將設計師原創的標誌延伸到不同計畫使用也惹議。諸此種種,都凸顯地方政府在文創產業的合作上,存在法律與管理面的缺陷。
鼓山魚市場先前斥資1.9億元翻建成「農漁精品展售中心」,博得全台最美魚市場稱譽,並榮獲國際設計大獎,足見高市府喚回昔日榮光的用心,偏偏全案叫好不叫座,如今又因擅自改造周遭地景涉及侵權,顯示「邁市府」在公私協作的管理上流於草率。
市府在招商案中若能訂定更嚴謹的合約條款,例如規定「景觀設計須保留原貌或經過審查後微調」,就能避免爭議。而髙雄賀禮專案,即便招標時即「買斷」著作權,但白紙黑字未講清楚設計授權範圍,難怪會招來侵權、不尊重原創爭議,邁市府未鎖緊螺絲,折損官箴又無端惹了一身腥,能怪罪何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