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酪梨飽受寒害 冷熱交替劇烈落果嚴重

屏東縣酪梨種植面積約是全台第四多,面積約260公頃,今年初氣候異常受到寒害加上冷熱交替劇烈,導致酪梨授粉受影響,立委徐富癸今邀集農量署、高雄區農改場、屏東縣府農業處、萬丹鄉公所,到萬丹鄉農民酪梨園勘查,協助爭取災害救助。
屏東縣酪梨種植面積最多是高樹鄉,屏北地區、屏中地區都有種植,酪梨今年受到寒害影響,加上溫度起伏大,農民紛紛向立委徐富癸、鍾佳濱、蘇清泉陳情反映。
屏東縣萬丹產銷班長第10班長吳讚旺說,酪梨很好種植,沒有太多病蟲害,平均一株果樹可採收1到200個酪梨,一分地年產量可達2000公斤,產銷班成立約5年,「第一次遇到這樣災損情況」
萬丹鄉酪梨產銷班青農陳先生無奈說,酪梨的成本是肥料跟人工,容易照料,但2分地種56棵果樹,結果率卻不到8成,只能調侃今年不用那麼忙。
酪梨農說,加林1號酪梨屬於早生品種,產季從4月中旬開始,避開颱風期,原本是穩定經濟作物,卻因寒害讓結果率受損;酪梨農無奈說,短期間溫差驟變,起伏相差10度,不利農作生長,溫差過大果樹不開花,按期程4到5月要結果,如今整株果樹僅2到3株小果,種植以來首次碰到災損
屏東縣酪梨種植面最多是高樹鄉,約有66公頃,高樹鄉長梁正翰說,酪梨一年一收,每年等這一季收成,高樹酪梨農受影響,高樹鄉公所已速報。另外希望因應氣候,針對種苗能有相關後續研究,強化果樹生命力。
立委徐富癸說,氣候變遷對農業影響越來越明顯,今年多種農作物嚴重受損,面對突如其來災害導致災損,政府須即時伸出援手,他會向農業部爭取「現金救助」方式輔導受災農民,建議中央與地方建立更完善的氣候風險應變機制。
立委鍾佳濱說,酪梨在屏東以里港、九如、高樹與萬丹為主要產地,呼籲果農若發現果樹受損,請向鄉公所申報,讓相關單位盡速進入天災救助流程。
縣府農業處表示,已接獲相關部分公所提報,盡快收集資料後,提報農糧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