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濟數據和企業財報提振 美股史指、那指再創新高

影/捐血站長蛻變成全職畫家 盧紹華「與光同行」宜蘭阮義忠故事館展出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記者戴永華/攝影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記者戴永華/攝影

蘭陽平原的景色在10年內消失多少?透過藝術家盧紹華的畫作保留些許記憶,他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同時也與阮義忠「一念一大千」攝影展品相呼應,引領民眾走入凝縮的光影與時間,兩位藝術家作品自即日起展至9月27日。

盧紹華1964年生於宜蘭,中國醫藥大學畢業,繪畫是他從小的興趣,得獎無數,高中升學選讀自然組,從此與美術系絕緣,後來擔任宜蘭捐血站站長,經常看畫展及美術書籍,10年前重拾畫筆到戶外寫生,剛開始以鋼筆彩繪紀錄周遭景物。他說,對鄉土的熱愛激發創作,一年內彩繪出100多張蘭陽美景。

作品曾入選「宜蘭獎」水彩類,2016年在羅東文化工場舉辦個展,鄉親的鼓勵支撐他前進,隔年提早辭去捐血站長,當起全職畫家,每天載妻子上班後就展開一天的寫生旅程,舉凡龜山島、黃金稻田、漁港廟宇等,每個主題的系列畫作數量多到百餘幅。

他也出國寫生,一早背著畫袋四處找景,每天畫10幾個小時,有一次畫著畫著,突然下起雪來,雪花飄在畫紙上,乾了之後留下殘漬,成為另一種美,他感性說「只要肯努力,老天爺會為你補上一筆」;疫情期間困擾著戶外寫生,他轉向室內印象寫意,有些水彩作品又像水墨畫,難能可貴的是,他透過繪畫保留了日漸消失的田園美景。

盧紹華說,一路走來,很感謝妻子江雪萍的支持,這次展出更要感謝阮義忠老師定名「與光同行」,帶給大家正向的能量。

市長陳美玲表示,一筆一畫中,盧紹華先生對於鄉土的熱愛清晰可見,透過繪畫綿延故鄉記憶,他和阮義忠老師把大自然最美的一面呈現給大家,這場展覽不僅是對話,更是一封邀請函,邀請民眾共同感受蘭陽之美。

盧紹華訴說自己的創作理念與對鄉土的感情。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訴說自己的創作理念與對鄉土的感情。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透過畫作還可以看到早期的田園風貌。圖/市公所提供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透過畫作還可以看到早期的田園風貌。圖/市公所提供
宜蘭市長陳美玲參觀盧紹華的作品,水彩畫中帶著些許水墨感。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市長陳美玲參觀盧紹華的作品,水彩畫中帶著些許水墨感。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盧紹華的水彩「與光同行」與阮義忠的攝影「一念一大千」,正在宜蘭市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記者戴永華/攝影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圖/市公所提供
藝術家盧紹華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行」。圖/市公所提供

藝術家 畫作 宜蘭 妻子

延伸閱讀

風災血荒惡化缺口達5千袋 南市議員號召19日捐血送禮券

苗栗捐血活動「有臂而來」 贈300隻烤雞秒殺

宜蘭最強「中菜吃到飽」回歸!坐擁蘭陽百萬美景+暢吃「50up道美饌」只要599 加碼「4人同行1人免費」場次、菜單一次看

全台捐血站存血短缺 苗栗捐血站16日限定來捐血就送烤雞

相關新聞

鋪草蓆防塵 台東要推動5處

台東縣卑南溪旱季時水位減少,溪床裸露處容易揚塵,附近居民飽受風吹沙之苦,環保局近年改推動「稻草蓆防塵工法」,以回收的草蓆...

基隆換新門牌 1區1色展現在地元素

基隆市多雨潮濕,面海處鏽蝕嚴重,不少門牌破損、模糊難辨,街道名稱、號碼分不清,藍底白字門牌40多年未更新。市府昨宣布將全...

廣角鏡/蘭陽溪水綠廊道

宜蘭縣政府向國土署爭取「蘭陽溪畔維管束漫生計畫」6千多萬元補助,沿蘭陽溪畔浮洲溪水圳簡約施工,全長約2.1公里,新增綠地...

影/捐血站長蛻變成全職畫家 盧紹華「與光同行」宜蘭阮義忠故事館展出

蘭陽平原的景色在10年內消失多少?透過藝術家盧紹華的畫作保留些許記憶,他精挑30幅水彩畫最近正在阮義忠故事館展出「與光同...

蘭陽溪畔維管束2.1公里水綠廊道啟用 清溪綠地鳥飛翔散步好舒服

宜蘭縣政府沿蘭陽溪畔浮洲溪水圳進行維管束漫生計畫完工啟用,採最少的硬體工程,簡約重建人與大自然連結,不論是農夫走過的灌溉...

關山長輩獲慈濟捐贈輔具舒緩不適 縣議員加碼為代步車添新裝保安全

面臨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的影響,台東縣關山鎮人口數截至6月底統計不到7900人;其中超過65歲的長者將近1900人,已呈現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