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8局上打完西班牙仍12:3領先 中華隊確定不會被扣倒

林岱樺百萬交保被迫搬家 胞弟70萬元、2助理60萬元交保

新聞眼/近年最高規格座談 習近平為何此時會馬雲等民企大咖

蛇年開工不久,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再度現身杭州阿里園區。多位大陸網友11日在微博發出照片、影片指,馬雲當日現身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A區。圖/取自微博
蛇年開工不久,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再度現身杭州阿里園區。多位大陸網友11日在微博發出照片、影片指,馬雲當日現身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A區。圖/取自微博

北京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被稱「史上規格最高」的企業座談,其實也是第二次中美貿易戰戰前的第二次民企座談會。這個座談會在大陸民間最熱,是那些老闆們誰到誰沒到、座次如何,官方要加溫的是突出講不變,而經濟界則關注那不變後面的變。

今次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講的座談會,一月間即行籌備。春節後廣東、福建等省紛召開省級「新春第一會」,以民營企業發展為主題,即是由下而上的烘托。會見又按例向外媒放風,以馬雲為主角,造成內外上下廣泛關注。

可能要留意,這是七年之內,中共最高領導層以最高規格舉辦的第二次民企座談會。上次是二○一八年十一月一日,那場座談習近平講話開頭就說,是聽對經濟形勢和民企發展的意見。那年一、二月間,中美貿易戰發端。當時習近平的講話中,有一段專門講民營經濟遇到的困難,其中第一原因就是國際環境變化。今次座談至少在籌備期,面臨同樣的背景,就是國際環境大變、內外不確定因素增加。

習開場就說3不變

而今次座談會,習近平一上來主要講不變,此次座談會還是強調三個「沒有變」,即支持民營經濟的方針沒有變、經濟制度根基沒有變、「兩個毫不動搖」方向沒有變。同時還加強語氣說「不能變,也不會變」。

國際環境已更複雜

但這回強調不變的,背景是面臨三個大變,一是國際環境大變,比第一次中美貿易戰時更為複雜;二是中國經濟大變,當年民企貢獻百分之五十稅收、百分之六十GDP、百分之七十創新、百分之八十就業、百分之九十企業數量,現在經濟一挫,政府財困,民企成了「遠洋捕撈」、「近海作業」的搜刮對象,不少民企選擇了躺平;三是中國經濟政策和發展方向大變和急變,過去半年間經濟政策數變,就在座談籌備期間又有了新要求、新方向。

大陸民間對這次座談會,關注點投射到民企老闆們誰去誰沒去,座次是怎麼排的,這不能說是無聊,因為這種關注中,折射出了那些新變、新方向、新要求。其中最有趣的一則座次評析,說民企老闆們中,華為的任正非坐C位是主賓,王傳福是次賓,其他人是隨從;二馬即馬雲和馬化騰是貴賓,可坐第一排,但實業優先,網路輔助;人工智慧是新貴,第一排占去三位,包括DeepSeek梁文鋒、宇樹科技王興興、科大訊飛劉慶峰。整個座次突出的基調,是重人工智慧、新能源車和互聯網。這顯示中共領導層用民企,重在用其「科技突圍」,因為中國經濟界預言,中美沒有貿易大戰,但將有科技大戰。

還有人留意沒有被請去的,有首富農夫山泉鐘睒睒、字節跳動張一鳴、百度李彥宏及京東的劉強東,那一個個猜測其問題何在,話就多了。但出席者最多的陣營,被稱為浙商集團軍,浙江媒體會後就在發喜報。

習近平會8科企巨頭 製表/大陸中心
習近平會8科企巨頭 製表/大陸中心

延伸閱讀

出席民企座談會 習近平:民營經濟面臨的困難能夠克服

習近平會晤馬雲等民營企業家 未能提振港股小跌作收

學者:文字保留彈性 美國立場並未改變

韓國瑜協商總預算 柯建銘:樂見遵守憲法 但藍白買單?

相關新聞

拿教育開刀第一步?我禁3所大陸院校學歷與交流 陸委會這樣說

教育部20日宣告禁止大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北京華文學院的學歷,以及禁止我方院校與3校交流、協助招生,對此陸委會下午表示...

美國務院修改美中關係頁面 北京震怒:鼓噪戰略競爭

針對美國國務院近日修改官網美中關係簡介頁面,措辭更為強硬,中國外交部今天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批評此舉歪曲事實真相,鼓...

美中科技戰 習近平會陸科企大咖…馬雲、梁文鋒等成座上賓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在北京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談話,出席的民企涵蓋大陸當前最重要的科技企業,習近平在大陸經濟疫後復...

習近平打貪越反越腐 去年大陸涉貪遭訴人數大增近4成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掌權以來強力打擊貪腐,但美媒批評「年年反貪,涉貪人數卻每年增加」,去年因貪污受賄而被起訴的人數年增近4成...

新聞眼/最高規格民企座談 習近平沒說的3大變

北京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被稱「史上規格最高」的企業座談,其實也是第二次中美貿易戰戰前的第二次民企座談會。這個座談會在大陸...

菲律賓飛機再入南沙島礁 共軍南部戰區驅離

中共與菲律賓的南海紛爭持續進行,共軍南部戰區指出20日菲律賓飛機進入南沙島礁附近空域,遭南部戰區警告驅離,並指日前菲律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