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重啟來台旅遊 堅持先經「小兩會」協商!陸委會副主委解釋疑慮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日前在一場台中舉行的座談會上指出陸客來台觀光中斷多年,在推動恢復的過程中,政府與旅遊業者都不能忽視兩岸形勢改變的客觀事實,包括開放陸客可能帶來國內旅遊品質低落、環境髒亂等問題。圖為沈有忠先前在陸委會記者會上亮相。記者許正宏/攝影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日前在一場台中舉行的座談會上指出陸客來台觀光中斷多年,在推動恢復的過程中,政府與旅遊業者都不能忽視兩岸形勢改變的客觀事實,包括開放陸客可能帶來國內旅遊品質低落、環境髒亂等問題。圖為沈有忠先前在陸委會記者會上亮相。記者許正宏/攝影

大陸文旅部農曆年前宣布將開放上海、福建團客來台灣本島,不過我方政府強調需要先經小兩會協商,至今連踩線團都無法入境,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近日則強調,堅持先經「小兩會」協商的原因,如業者擔心是否會「說斷就斷」、一條龍、低團費,及開放陸客可能帶來「國內旅遊品質低落、環境髒亂」等問題。

沈有忠2月21日出席於東海大學舉行的「兩岸觀光重啟的機會與挑戰」座談會,活動由「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主辦,陸委會22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沈有忠在座談會中指出,政府了解業者對恢復兩岸觀光交流的殷切期盼,對於政府提出,恢復兩岸觀光應由「小兩會」針對具體問題先溝通、再實施,有很多不同看法。

但他強調,陸客來台觀光中斷多年,在推動恢復的過程中,政府與旅遊業者都不能忽視兩岸形勢改變的客觀事實,包括中共軍機艦擾台、陸方推出「懲獨22條」等,也應該「借鑑過去陸客來台觀光1.0的不好經驗」。

他指,業者擔心恢復陸客來台觀光後是否會「說斷就斷」、一條龍、低團費,陸方指定分配等,及開放陸客可能帶來國內旅遊品質低落、環境髒亂等問題,應把握這次重新開始契機,不要重蹈覆轍,經由「小兩會」的溝通、把關,國人才能「放心」。

此外,新聞稿提到,有學者提出,陸方提出恢復福建及上海陸客團來台,「具有政治統戰思維,政府要妥為因應」;兩岸觀光重啟不僅涉及經濟利益,還需考量商業風險及國家安全。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近期我方政府兩岸事務高階官員首次就陸客重啟來台本島,提出「環境髒亂」的疑慮。

日前陸委會參事林佩君曾表示,對陸客來台議題,「我們有明察暗訪非常多的業者跟民眾的需求」,她強調,業者希望能夠穩定做生意,如果像過去一樣說就停就停、說斷就斷,投資就會血本無歸。此外業者其實會擔心大陸採取一些利益分配額度的方式。「一般民眾也都非常擔心」,陸客來台觀光之後,我們過去記憶猶新的狀況會不會再發生?也就是熱門的觀光景點,「好多遊客、價格也抬高了、品質也稍微受到影響」。「在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我們其實是要停、看、聽一下」。

據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官網,上述座談會,出席者包含沈有忠(同時也是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張峻豪、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副總會長林吉財、玖龍旅行社副總經理高瑞祥、台灣地方特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忠伸、東海大學國際學院副教授張亦騏、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言研究中心主持人林子立。

兩會 東海大學 陸委會 陸客

延伸閱讀

兩岸觀光開放 陸委會:由小兩會溝通是務實做法

曹興誠偷情不雅照瘋傳 邱垂正這句話幫背書?陸委會澄清

馬英九邀陸生訪台脫口「中國台北」 陸委會擬開鍘盼蕭旭岑先現身

業者喊話政府恢復兩岸團客旅遊 陸委會:稍安勿躁

相關新聞

武漢研究所 發現新冠狀病毒

香港南華早報和路透廿一日引述國際科學期刊「細胞」發布的新研究報導,中國大陸冠狀病毒專家石正麗等學者,最近在蝙蝠身上發現一...

陸副總理 視訊美財長…北京態度 陸媒:打,奉陪到底

中國大陸副總理何立峰廿一日與美國財長貝森特首度視訊通話,就雙方經濟領域重要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中方也就近期美國加徵關稅等表...

香港支聯會被控違國安法案 被告何俊仁可能改認罪

據港媒報導,已解散的香港支聯會、該會前主席李卓人、前副主席何俊仁及鄒幸彤被控違反國安法中「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延後...

南海爭議頻傳 大陸與東協重申加快磋商「南海行為準則」

南海爭議近期頻頻成為新聞焦點,除了軍事上的航行、驅離,外交工作也仍持續進展。大陸與東協各國日前召開今年首場「落實南海各方...

中澳外長會見 黃英賢關切陸海警在澳洲附近實彈演習

自大陸海軍船艦先前警告要在澳洲附近執行實彈演習後,大陸外交部長王毅21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出席G20外長會期間,應約會見澳...

香港民主黨面臨解散 前主席驚呼「天下奇案」憂其他組織步後塵

2019年後香港政治環境巨變,曾是香港議會第一大黨、立場相對溫和的民主黨也面臨解散,前主席劉慧卿直言,「如果一國兩制都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