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策/別讓北京對和平統一絕望
二○一六年後一個明顯趨勢是,北京開始為有朝一日採取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加緊準備,除積極練兵以求解放軍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近年來在外交上的作為更引人側目。
應習近平之邀,巴基斯坦總統札達里本月四至八日對中國大陸進行國事訪問,雙方並發表一份聯合聲明。據大陸外交部消息,巴方在聯合聲明中除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更表達「堅定支持中方為實現國家統一所作的一切努力」。
「堅定支持中方為實現國家統一所作的一切努力」或者類似表述,過去幾年密集出現在北京與多國的最新外交聲明公報之中。英國經濟學人統計,過去十八個月,北京已獲七十國表態支持中國統一台灣的「一切努力」,而不再強調和平統一。
北京這麼做的目的再清楚不過:汲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教訓,中共提前布局化解日後一旦武統台灣可能引發的國際制裁。那麼,什麼狀況下會對台動武?事實上,廿年前大陸就已立法給出明確說法。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中共全國人大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列出一旦出現三種情況: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得」採取非和平方式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
當前台海局勢是否已符合前述任一情境?若按該法第五條所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顯然自二○一六年起,北京片面設定的和平統一基礎就一步步在崩壞。
人民出版社早前出版的「歲月留痕 吳邦國工作紀事」披露,時任中共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當年領導主持反分裂國家法立法時強調,該法不是對台動武法,因此要突出和平統一的主張,「表明和平統一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努力爭取,而絕不能放棄」。
因此反分裂國家法第六條特別列出大陸將採取五大措施維護台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兩岸關係,當中第一項即為:鼓勵和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增進了解,增強互信。偏偏新冠疫情爆發後,民進黨政府就趁此不斷緊縮兩岸人員往來,近期更一再杯葛兩岸觀光重啟、頻繁封殺大陸各類交流團來台。
「歲月留痕 吳邦國工作紀事」在描述反分裂國家法制定背景時用了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今天依然適用。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日前在夏威夷一場論壇中警告,以當前共軍在台灣周邊舉行的軍演廣泛程度研判,北京很快就能以軍演掩護對台灣發動的攻擊。
如果不想將台灣推入兵凶戰危之中,就別讓北京對和平統一產生「寡婦死兒子」的絕望念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