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1號文件聚焦三農 陸促糧產增10%
大陸官方昨發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仍按慣例聚焦「三農」(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文件提出以改善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並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官方坦言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夯實「三農」工作。
大陸昨發布「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成為今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廿二年以「三農」為主題。意見包含六大類,分別是:一、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二、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三、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四、著力推進鄉村建設;五、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六、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
新華社指出,今年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指出,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於保障糧食產量成效顯著,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產能一般能提高百分之十左右。大陸將分區分類指導各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在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糧食產量高和增產潛力大的地區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央視昨發布文件解讀,首先認為今年改革意味更濃厚。金文成指出,首要在「三塊地」下功夫,包括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要確保承包地總體穩定;宅基地即農民合法取得的住房,可透過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集體建設用地要進行入市改革,重點是完善集體和農民的利益分配關係。
其次是要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金文成說,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擺在了國家安全首位,這是重要訊號。今年一號文件為鞏固和發展糧食安全政策體系,作出系統部署。其中包括「單產提升」,提出要持續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
第三是要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要加強監測,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和致貧;推進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分層分類協助等。文件並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包括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數位技術等,對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