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官媒解讀「2025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改革意味濃

2025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昨天公布,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國官媒央視今天報導,文件的改革意味濃,並首次提出「農業新質生產力」,包括無人機技術等,能有效改變農業生產發展。
央視報導,昨天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是中共18大以來連續推出的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
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文件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改革意味最濃」,要用改革來破解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難題和挑戰,從而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
金文成表示,改革的重點首要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三塊地」即承包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上進一步下功夫。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涂聖偉表示,文件突出「以深化農村改革來促進鄉村的全面振興」,當中提到改革的事項比較多,歸納起來實際上是在「地、錢和人」三個關鍵要素。
涂聖偉表示,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人、地、錢方面各有自己的改革任務,只有形成協同效應,才能充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報導表示,文件另一個重點是首次提到「農業新質生產力」。金文成表示,農業新質生產力包括現在的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數位技術等,這些技術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產發展狀況,在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有重要意義。
涂聖偉表示,數位技術應用在農業領域、鄉村領域,不但能改變傳統生產模式,還帶來了新的發展模式,推動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報導表示,文件其他重點包括牢牢守住糧食安全的底線、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及在城鄉融合背景下的鄉村全面振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