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預算法案加重赤字壓力 美債殖利率飆升、道瓊重挫816點

【重磅快評】邱垂正沒感覺的美國壓力 將一直壓到川普卸任

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邱垂正今天被媒體問是否有美方壓力?邱垂正回稱,「沒有這種感覺」。記者曾原信/攝影
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邱垂正今天被媒體問是否有美方壓力?邱垂正回稱,「沒有這種感覺」。記者曾原信/攝影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談話,沒提兩岸。媒體問是否有美方壓力?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回稱,「沒有這種感覺」。

如果不是感覺麻痺,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應該覺察,就職周年的這一天,賴清德不一樣了,他字斟句酌地唸稿子,但互不隸屬、中國等一些過去刻意要讓北京冒火的敏感詞都消失了,金孫顯得特別矜穩持重,沒了高亢激切的勁道。

一般而言,這是壓力症候群的典型症狀,有千斤重擔壓肩頭,只能憋足了氣忍著,以至於肌肉緊繃、笑容全失。

邱垂正可能私底下看過太多次賴清德的這類神色,自然不覺得總統在台上的這種壓抑與平時有啥不同,所以他還真地可能不會產生賴清德正在承受著巨壓的感覺。

但邱垂正的感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台灣人民、以及北京都感覺到了。別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的回應仍然一板一眼,但這可是國台辦頭一次用「台灣地區領導人」稱呼賴總統,而不是直呼其名,更少了那一段慣用的「三者定冠詞」──麻煩製造者、和平破壞者、戰爭製造者的定勢評價,簡直可謂之是一次積極的、甚至是高調的表揚了。

關於這一點,邱垂正再駑鈍,也一定能感覺得到!這是冷灶裡的一絲溫暖。國台辦罵還得罵,什麼「仍然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和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錯誤路線,渲染大陸威脅,延續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或什麼「兩面手法了無新意,枉費心機,註定失敗」,但很顯然,他沒再指著賴清德的鼻子罵;如果尖起耳朵聽聽,或許還能聽到輕拍的掌聲。

問題在於,賴清德以及邱垂正、梁文傑等一干人臣,抓得住這一點暖意嗎?答案也很清楚,賴清德只是被美國摀住了嘴,他的台獨追求不曾減去一分。於是也就沒有抓不抓得住兩岸和緩契機的問題。

不過,賴清德與邱垂正、梁文傑,甚至是劉世芳、顧立雄,最好都去深入地去理解川普總統如今的思維。「台獨」不但不是川普的戰略方向,他甚至已經在想像一個新的世界格局。當他說出「統一與和平」時,盡管它更像是騙北京上談判桌的誘餌,卻不能排除這確實是川普內心深處的全球未來輪廓的一部分。

川普在已結束的中東行程中,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的長篇演說幾乎揭示了他全部的地緣政治思想。他明白扼要地公開否定干涉主義,聲稱中東如今的進步與變革,「並非來自西方干涉主義者」,不是來自那些「坐在漂亮飛機向人們宣講如何生活、如何管理自己事務」的人。他說那些輝煌奇蹟不是由所謂的「國家建造者」、「新保守主義者」或「自由非營利組織」創造的。

他還重複就職演說對自己的期許,他說,「我最大的希望是成為和平締造者、一名整合者(unifier)。我不喜歡戰爭。」

北京已多次言明,台獨就意味著戰爭!川普必然知悉這一點。美國內部確實仍然有一大群從未冷卻過的干涉主義者,他們仍然在鼓吹戰爭。而賴清德其實就是在這股勢力的引領下,將台灣推向了戰爭的邊緣。川普卻將那些干涉主義者描述為「花費數兆美元卻未能開發喀布爾、巴格達和許多其他城市」的人。他顯然已將這股干涉主義勢力當成他必須對抗並剿滅的對象。

所以,川普正在試圖糾正、改掉這個干涉主義的國家路線,而支持台獨就絕不會是川普的選項,因為它顯然會讓美國捲入比阿富汗、伊拉克更麻煩千倍不止的漩渦與泥淖。

在川普對於世局與未來如此的認知與設想下,賴清德豈能以為台美之間只是「鐵磨鐵」,只是「朋友相感」?以為蹲一下避開子彈,就可以再將台獨大夢進行到底?

邱垂正沒有感覺的美國壓力,不但就壓在賴清德身上,而且還將會一直壓著,直到川普的任期結束。

賴清德上任一年來演得如火如荼的抗中保台戲碼恐怕必須下檔,否則他將嘗到澤倫斯基此刻正在苦飲的冰水。在已被川普削減大半的軍援下,烏軍在戰場上已瀕臨崩潰,他只能收起他的倨傲,苦求普丁趕緊跟他當面談判,好結束這場打不下去的戰爭。

邱垂正 賴清德 川普

延伸閱讀

民調指過半民眾挺核電 李彥秀:民意不在賴清德那邊

賴清德悼三峽車禍不點交部 王鴻薇:因陳世凱是愛將?

賴清德拋對在野國安簡報 王鴻薇:國情報告都食言

川普2.0重視太空 將打造金盾防禦系統

相關新聞

關稅衝擊 經貿入北取代新南向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二日宣布對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稅率,其中東南亞國家成「重災區」,前總統蔡英文倡議的新南向經貿路線面臨挑戰,...

吳豊山:兩岸傳話管道暢通 中央沒有授意傳話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昨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兩岸對話管道中斷,但傳話管道暢通,立委追問相關情況,吳豊山改稱中央沒有授意他傳話,「傳話人都是主動來找我」,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也表示,截至目前沒有官方授權,且認同兩岸間不能有密室協商。

半導體若出走 台灣下個強勢產業在哪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象徵台灣半導體產業又一次重大海外拓展,台積估三座廠預計創造約六千職缺,為美國帶來產業繁榮,千里之外的...

政府支出過度膨脹 學者陳國樑憂希臘化

賴清德總統上任未滿一年,就提出四千一百億元的特別預算,後來還規畫對美軍購特別預算,「特別預算常態化」成為財政紀律的破口,...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 在保1邊緣

賴政府上台一周年,全世界經濟卻因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面臨下行風險,台美對等關稅能否談到好結果還不得而知,成為今年經濟發展...

賴政府能源隱憂 再生能源目標 恐2度跳票

總統賴清德就職將滿周年,而台灣走入「非核家園」後的能源安全,特別是供電的充足與穩定,產業界不只關注,更有說不出的擔憂;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