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冰人」方基墨離世!阿湯哥公開默哀 悲嘆:祝你下段旅途順利

不是G5、摩天輪!網回顧劍湖山「最神設施」 消失10年後現況曝光

天災假最新指引出爐!沒有高溫假、低溫假「校長就能決定」

江澤民揚州故居開放參觀 7天內可預約時段…秒殺

民眾前往江澤民的故居獻花。(取材自微博)
民眾前往江澤民的故居獻花。(取材自微博)

清明節前夕,中國官方昨宣布,已故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位於江蘇揚州的故居4月4日起正式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故居昨組織參觀活動,江澤民兒子江綿恆、江綿康及長孫江志成,妹妹江澤慧等現身。江澤民故居參觀採時段預約,昨剛釋出消息,可預約7天內就秒殺。許多網民在網上緬懷江澤民「各行各業百花齊放」時代,「方框眼鏡的親切,愈到中年愈來愈崇拜他」。

綜合新華社、大公報報導,江澤民於2022年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其故居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東關街道東圈門16號。江澤民故居管理局昨發布公告指出,江澤民故居定於2025年4月4日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採取分時段預約方式,每周二至周日開放。

官方昨也舉辦了清明前參觀活動,江澤民親屬和生前身邊工作人員代表,江蘇省幹部群眾代表等參加,並參觀江澤民生平陳列展。據央視畫面顯示,江澤民兒子江綿恆、江綿康以及長孫江志成,妹妹江澤慧等都現身。

江澤民故居分為東、西兩路院落。東路院落為故居基本陳列場所,展陳以江澤民的生平為重點,分為「偉大光輝的一生」、「愛國知識分子家庭」、「揚州永遠是故鄉」三部分;西路院落是江澤民童年和青少年時期(1929年─1940年)與家人一起租住生活的場所。

此前,江澤民舊居雖未對公眾開放,卻是眾多遊人必到的打卡地。遊人們聽完導遊的特別介紹後,往往會爭先恐後地在緊閉的門前拍照留念,江澤民過世後,也總有民眾前往其故居門口擺放鮮花表達悼念,故居前經常可見大批鮮花花束擺滿一地。

民眾前往江澤民的故居獻花。(取材自微博)
民眾前往江澤民的故居獻花。(取材自微博)

「江澤民故居」微信小程序昨已正式上線,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時至17時,須至少提前一天通過小程序分時段實名預約,可預約7日內(不含當日)參觀場次。場內禁止直播、錄播、採訪等活動,並禁止帶花束、相機及可能塗汙的口紅等物件入內。 

據報導,官方昨剛釋出江澤民故居開放消息,隨即衝上微博熱搜,引發許多網民關注,截至昨晚,可預約參觀的7日內,亦即4月4日到4月10日都已「無票」。

許多網民也留言緬懷江澤民:「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唉,方框眼鏡的親切,我的青春新聞有他,回想異常親切」,「當我到中年卻愈來愈崇拜他」,「會多國語言,會多種樂器,和華萊士談笑風生,各行各業百花齊放」,「繼往開來的領路人,指引我們走進新時代」,「『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滴!』98年的聲音震震回響」,「他改變了中國」。

民眾前往江澤民的故居獻花。(視頻截圖)
民眾前往江澤民的故居獻花。(視頻截圖)

江澤民

延伸閱讀

雄中音樂班赴維也納交流 5日將登莫札特故居演奏

蘇慧倫坦言被情勒 受夠全說了「我到底是怕你什麼」

雲林縣前縣長廖泉裕夫人許恒慈辭世 長期關懷弱勢各界不捨

宋濤:對台任務艱巨 需要全中共全社會理解支持

相關新聞

香江風情/港樓春江水暖 名太推盤名媛入貨

香港樓市連跌三年後,開始吹出暖風,最有號召力的說法,是有名太減價推售新盤,吸引到名媛入市了。於是在清明假期,香港地產界為...

廣角鏡/大陸清明祭軒轅

昨天是清明節,大陸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乙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

陸整治內捲競爭促停止加班 員工曝職場現實嘆:把工作帶回家

中國官方整治內捲式競爭,督促企業停止加班、鼓勵彈性休假,更有媒體報導企業響應推出「不加班運動」,但是在現實的職場「不加班...

大陸去年新生兒數據公布 廣東省蟬聯第一

大陸各省市去年新生兒數據陸續公布,陸媒整理指出,廣東省出生人口113萬人,蟬聯第一名,並連續7年位居全大陸第一,河南與山...

「紫薇」不當格格當教授 29歲的她海歸獲破格晉升

中國人民大學公眾號3日發布消息,今年29歲的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助理教授葉紫薇,透過「戰略性人才職稱評審學校提名制度」,從...

江澤民揚州故居開放參觀 7天內可預約時段…秒殺

清明節前夕,中國官方昨宣布,已故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位於江蘇揚州的故居4月4日起正式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故居昨組織參觀活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