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網友推爆!2025墾丁住宿推薦清單TOP6 從星級飯店到人氣包棟一次看

捍衛戰士「冰人」方基墨離世!阿湯哥公開默哀:祝你下段旅途順利

不是G5、摩天輪!網回顧劍湖山「最神設施」 消失10年後現況曝光

陸整治內捲競爭促停止加班 員工曝職場現實嘆:把工作帶回家

中國大陸官方整治內捲式競爭,督促企業停止加班、鼓勵彈性休假,更有媒體報導企業響應推出「不加班運動」。圖/AI生成
中國大陸官方整治內捲式競爭,督促企業停止加班、鼓勵彈性休假,更有媒體報導企業響應推出「不加班運動」。圖/AI生成

中國官方整治內捲式競爭,督促企業停止加班、鼓勵彈性休假,更有媒體報導企業響應推出「不加班運動」,但是在現實的職場「不加班只是把工作帶回家」,「誰能不加班」成了許多勞動者面對「口號」時的共同疑問。

中國社會內捲競爭嚴重,企業加班文化盛行,官方認為有礙提振消費、不利企業發展。隨著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後,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日前舉行座談會,與企業負責人討論與相關議題;中國國家發改委日前也強調,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鼓勵彈性休假。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從官方下令後,中國開始用「整治」一詞描述這樣的要求。中國的媒體開始報導外送平台美團取消外送員超時扣款、企業辦公樓晚上9時準時關燈以及強制晚上6時20下班等「新生態」,「不准加班」也成微博熱搜。

然而報導引述多家中資車企、網路公司的員工表示,加班依然是常態。真正的職場,「誰能不加班」是許多人的真實心聲與疑問。

一名新能源汽車公司員工李先生表示,「(加班)是入職的時候的默認選擇」,而且任職的公司表面上完全不承認加班,但「有同事上午接受諮詢提到了公司工作生態,下午就被開除了」;另一車企員工提到,每週六強制上班,作息完全混亂,電話一來就得起來工作。

在江蘇的汽車配件製造商王先生受訪時指出,過去幾年間,哪怕頂著疫情期間的海關封鎖壓力,也不太願意與中資車企合作,因為「壓力太大」。

他說,訂單向來來得多又急,一旦接了,他和工人都要加班,而且儘管政府發文警告車企避開低價競爭,但仍有車企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

報導稱,內捲式的激烈競爭導致產能過剩,中國車企將市場拓展目標面向海外。但高速迭代的節奏、出海適應市場的要求,進一步導致車企員工的加班情形更嚴重。

中國的「勞動法」雖規定企業員工每日工時不超過8小時,每週平均工時不得超過44小時。但實際上勞工很難透過仲裁等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勞動權益;此外,企業要規避加班審查也有很多手段。

報導引述業內人士說,有些中國車企施行靈活上下班制度,不用打卡,這樣導致的加班並未被記錄。此外,成立子公司、合資公司或者外包,都是車企可以選擇的合規方式。也有一些企業對於供應商的勞動環境監督僅限於發放問卷、自主填報,缺乏有效的三方監管。

加班 外送員 工時

延伸閱讀

尹錫悅彈劾案通過即刻免職 支持與反對群眾兩樣情

一票台人赴南韓賞櫻高喊「Team Taiwan」惹怒當地人 PTT狂罵:丟臉

擔憂收入銳減 大陸外送員納社保成難題

影/高雄富胖達外送員鬼切撞賓士人飛半空不治 驚悚畫面曝

相關新聞

香江風情/港樓春江水暖 名太推盤名媛入貨

香港樓市連跌三年後,開始吹出暖風,最有號召力的說法,是有名太減價推售新盤,吸引到名媛入市了。於是在清明假期,香港地產界為...

廣角鏡/大陸清明祭軒轅

昨天是清明節,大陸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乙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

陸整治內捲競爭促停止加班 員工曝職場現實嘆:把工作帶回家

中國官方整治內捲式競爭,督促企業停止加班、鼓勵彈性休假,更有媒體報導企業響應推出「不加班運動」,但是在現實的職場「不加班...

大陸去年新生兒數據公布 廣東省蟬聯第一

大陸各省市去年新生兒數據陸續公布,陸媒整理指出,廣東省出生人口113萬人,蟬聯第一名,並連續7年位居全大陸第一,河南與山...

「紫薇」不當格格當教授 29歲的她海歸獲破格晉升

中國人民大學公眾號3日發布消息,今年29歲的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助理教授葉紫薇,透過「戰略性人才職稱評審學校提名制度」,從...

江澤民揚州故居開放參觀 7天內可預約時段…秒殺

清明節前夕,中國官方昨宣布,已故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位於江蘇揚州的故居4月4日起正式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故居昨組織參觀活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