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缺15到20萬本…外交部:預算遭刪 估10月後護照安全存量吃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陸國家民委主任:要有力批駁中原與邊疆二元對立企圖

大陸國家民委近日首次舉辦「全國博物館館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培訓班」,強調要批駁錯誤史觀,講清楚各民族共塑中華文明的「歷史真相」。(圖/取自大陸國家民委官網)
大陸國家民委近日首次舉辦「全國博物館館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培訓班」,強調要批駁錯誤史觀,講清楚各民族共塑中華文明的「歷史真相」。(圖/取自大陸國家民委官網)

大陸官方近年高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並於近日將重點移向了總規模達7000家的博物館領域,首次舉行大陸國家級博物館館長鑄牢培訓班。大陸國家民委主任潘岳強調,要批駁各種錯誤史觀,對製造中原與邊疆、漢與非漢、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二元對立的企圖,要用大量文物文獻等實證進行有力批駁。

據大陸國家民委,4月16日,大陸「全國博物館館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培訓班」開展座談交流,潘岳出席並講話,他指出,博物館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博物館要對外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作為「立體教科書」,博物館應將「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歷史敘事,置於中華民族整體發展的坐標系。

他強調,要講清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的多元是一體統攝的多元,而中華民族的一體是尊重包容差異的一體。要批駁各種錯誤史觀,對製造中原與邊疆、漢與非漢、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二元對立的企圖,要用大量文物文獻等實證進行有力批駁。要闡釋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以考古文博講清楚我國各民族共塑中華文明的歷史真相」。

另據大陸國家文物局消息,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主持會議時強調,本次培訓「是近年來首次從國家層面舉辦的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博物館館長培訓班」,各位學員要聯繫實際,深入思考,謀劃好、推進好、落實好博物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

據中國民族報,培訓班由大陸國家民委、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承辦,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重點博物館、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所屬重點博物館、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族古籍機構負責同志共計60人參加培訓。来自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民族文化宮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古籍保護研究中心的6位學員代表作交流發言。

日前潘岳於3月在「求是」雜誌撰文強調,中華民族有自身獨特的歷史,解析中華民族的歷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論。要加快形成中國民族理論的自主知識體系。深入開展中西方民族治理比較研究,「從根本上擺脫西方民族理論話語的消極影響」。

他強調要積極穩妥處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識形態問題,「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持續肅清民族分裂、宗教極端思想流毒」。

博物館 文物

延伸閱讀

科博館聯手台大動物博物館辦展 一窺模型世界奧妙

習近平要求 落實黨管宣傳、意識形態、媒體、互聯網

影/前總統陳水扁難得公開露面 為瓷器博物館主持剪綵

拉近醫學與民眾距離 台大醫學人文博物館公布通識影集

相關新聞

山東5歲童腦炎離世 父母忍痛填器捐:讓他成為真正的英雄

一名年僅5歲的山東德州男童凡凡,在一次幼兒園春遊後突感不適,被診斷罹患罕見的自身免疫性腦炎,歷經十多天搶救,最終仍無力回天,父母決定捐出孩子的肝臟、腎臟與眼角膜,盼以另一種方式,讓他的生命得以延續。

全球首場 北京人形機器人跑半馬

美中科技戰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為新興領域角逐焦點。北京亦莊昨天舉辦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近二十隻人形機器人...

「中代工國際精品 TikTok上便宜賣」 外媒查核:全假貨

美國對中國祭出高關稅後,TikTok上就湧進大量自稱「國際奢侈品牌中國代工廠」拍攝視頻,籲消費者直接以低價向其購買「平替...

北理工男研究生製百頁PPT 控男導猥褻、性侵 校方出手了

北京理工大學一名男研究生,以超百頁PPT、實名舉報該校機械與車輛學院宮姓常務副院長,於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

河南女舉報1董座出軌、讓她多次懷孕 對方反咬被警打臉

近日,河南一名33歲的董女士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實名舉報河南中鋼網科技集團董事長姚某某婚內出軌,導致自己多次懷孕並人工流...

中國踏春改瘋「挖礦」 網上分享挖水晶、橄欖石攻略

中國民眾以前踏春是挖野菜,如今紛紛改挖礦石。近日多地就上演現實版「黃金礦工」,在南京,市民和遊客湧入郊外挖「橄欖石」,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