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嘟假嘟?陸官媒批「網路爛哏」干擾青少年語言表達 有不良影響

大陸官媒人民網15日發布評論文章「三評網路爛哏」指出,網路用語干擾青少年的語言表達,網路平台應肩負治理責任,抵制歪曲音、形、義等胡編亂造做法,學校和家庭也應盡責推進語言文字應用規範管理,讓「說普通話,寫規範字」植根於更多孩子心中。
文章指出,網路用語勾勒出網路與現實的邊界,給不少人的生活增加些許趣味,但如今「尊嘟假嘟(真的假的)、笑鼠了(笑死了)、丸辣(完了)、awsl(啊我死了)、修勾(小狗)」等詞,讓家長與孩子交流正在變得愈來愈困難。「yyds」(永遠的神)等萬能標籤詞,正在青少年群體中消解漢語的細膩美感,「孩子過度依賴網路用語,甚至將其作為日常交流的唯一方式,無疑干擾他們的語言表達。」
文章強調,「網言網語」並不可怕,其中一些反映時代特徵的網路用語,經過時間的沉澱以後,也可能進入大眾規範語言的行列。但有些「黑話爛哏」往往語義模糊、用詞不規範,甚至包含低俗、惡意的價值觀念,展現出低俗、粗鄙的語言文化,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
其中,網路平台更被點名是黑話爛梗的「原產地」,應肩負起治理主體責任,健全管理機制,完善識別模型,從源頭上規範網路語言,網路監管部門則要當好把關人角色,為公眾築起「防火牆」,抵制歪曲音、形、義等胡編亂造做法,杜絕濫用隱晦表達等突出問題。
不過文章又表示,規範網路語言文字不意味著對所有網言網語「一棒子打死」。像「村BA、鬆弛感、硬核」等流行語以生動的意象、創新的表達、詼諧的詞句,贏得了大眾認可和輿論接納,充分說明網路空間蘊藏豐富可能,能夠供給優美、生動的高質量語言內容。
最後文章呼籲,防治黑話爛哏,是塑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環境和育人生態的必然要求,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依法管理監督語言文字應用的力度,加強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建設。學校和家庭也應盡責讓「說普通話,寫規範字」植根於更多孩子心中,從各方面推進語言文字應用規範管理,推動中華語言文化繁榮向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