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歌手」節目製片人:台灣流行音樂在年輕一代有不可磨滅印記

位於湖南長沙的湖南廣電,旗下節目「我是歌手」在台灣有很高的知名度,節目停播3年後於2024年重啟,台灣歌手份量仍重,而製片人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年輕的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台灣流行音樂一定在他們的生命中有特別多審美還有知識面拓廣上有「非常不可磨滅的印記」。
2025年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於31日下午前往湖南廣電,除觀看部分高機密性的電視節目的彩排活動外,也與「歌手2025」製片人張丹陽現場交流和訪問。
年齡屬於「90後」、思維敏捷的張丹陽,對於有媒體詢問台灣歌手有哪些特質會讓製作團隊重視時表示,自身是聽很多台灣流行金曲長大的一代,之前團隊也做過「聲生不息.寶島季」,整個團隊在音樂的風格和影響上,對台灣音樂「都是非常熱愛和喜歡的」。
她表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台灣流行音樂一定是在他們的生命中有特別多審美,還有知識面拓廣上有「非常不可磨滅的印記」。她也介紹了這一季參加的台灣歌手,還有大陸歌手改編鄧麗君金曲演唱的情況,以及她與台灣製作團隊交流的記憶與收穫等。
此外對於台灣歌手對「歌手」這個節目,或者是對於大陸的綜藝節目有什麼相互裨益的地方,張丹陽說,自己認為最大的一個點是雙方是有共同的一個音樂記憶和文化基因,這就意味著所唱出來的歌、傳達出來的作品和音樂,一開始的出發點和共情力都是非常足的,「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台灣歌手在節目中可以受到大家的喜歡」。
至於本季歌手節目強調「繼續無俱的真」,張丹陽解釋,這包含真唱、真表達、狀態等幾個層面。
而面對現在網路平台的競爭,她指出,首先要知道這個方向的真正的價值是什麼,因為同類型綜藝節目也非常多,「你做這一檔節目,跟別的節目不一樣的點是什麼?」她進一步解釋說,此處的價值是它對於社會和人群的價值,不是對個人的價值,這些社會為什麼要擁有這檔節目?
她說,「歌手」去年重啟的時候,「我們就在想為啥要重啟」,10年前存在是因為那時候可能有一些假唱,所以有一檔真彈真唱、真歌手、真聲音、成名歌手來競演,大家都覺得特別了不起,但10年之後這可能不新鮮了,為什麼要回來?「回來的意義可能是用一種方式讓別人更加相信真實在這個時代還是有價值的」,這個方式可能是直播,同時要關注如何在細節和一些傳播等想法上能夠更加讓大家願意看,要關注年輕人的語態和「不要總是說教別人」,用一種他們容易接受的方式,傳達給想表達的東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