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官媒再批輝達H20晶片:不安全、不先進、不環保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期親赴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斡旋下,美國商務部日前已著手核發許可證,允許輝達恢復向中國出口該款晶片。不過,中方對於輝達H20晶片的「後門」議題仍不安心。央視旗下媒體《玉淵譚天》10日報導梳理美國對於晶片安裝後門的手法,並稱H20晶片不安全,也不先進、不環保,消費者可以選擇「不買」。
H20是輝達針對中國市場特別設計,以滿足美方性能限制要求的產品。美國4月禁止AI晶片出口至中國,由於出口許可未通過,該晶片出貨計畫一度陷入停滯。而黃仁勳7月訪問北京時,預告H20晶片將獲得准許輸入中國大陸。
不過,大陸國家網信辦要求輝達提供H20的相關文件,聲稱H20晶片存在安全漏洞。並特別提到「後門」帶來的安全風險。輝達隨即否認自家用於處理AI的資料中心繪圖處理器(GPU)內建能夠遠端關閉晶片的硬體功能,也就是俗稱的「銷毀開關」(kill switch,又譯「緊急切斷開關」)。
《玉淵譚天》表示,後門分為硬體與軟體兩種:硬體「後門」是晶片在設計或製造時留下的物理裝置,具有「後門」功能的邏輯電路;軟體「後門」可以理解為在軟體中植入具有相關功能指令,通過運行軟體對用戶的系統造成破壞、竊取機密等。
報導引述奇安信威脅情報中心安全專家分析,硬體「後門」較好實現,但這種方式的成本和代價都相對較高,通過軟體設置或者軟硬體配合的方式安「後門」,才是最靈活的。
報導進一步指出,利用軟體激活「後門」,輝達的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設備架構)是重要抓手,它是一種生態系統。全球有超過400萬開發者在使用CUDA,它覆蓋了全球90%的AI研究機構。
奇安信威脅情報中心安全專家稱,美國塑造人工智能霸權的抓手,一個是硬體,一個是軟體生態系統。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不僅要從硬件層面努力做到替代,也要建設起自主可控的軟體生態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報導引述一份「片上治理機制」報告中提到,輝達的AI晶片其實已經廣泛部署了片上治理所需的大部分功能,只不過有些還沒有激活而已。報告也提及,為獲得晶片企業的配合,要「放寬對『中國低風險客戶』的出口。」而這跟華府允許輝達出口H20到中國手法有些類似。
除了安全疑慮問題外,《玉淵譚天》表示,H20的整體算力只有約20%,其GPU核心的數量比H100減少41%,性能降低28%,導致H20無法滿足萬億級大模型訓練需求,顯示其不先進;此外,相關機構測算,H20的能效比大約為0.37TFLOPS/W,不滿足0.5TFLOPS/W的節能水平,意味著H20不環保。
另一方面,大陸廠商也在軟體上進行替代,華為日前大動作宣布昇騰AI軟體工具包CANN全面開源,要打破輝達的CUDA壟斷,讓開發者可自由挖掘昇騰AI晶片潛力,加速追趕輝達,或可被視為對輝達系統不安疑慮下的加速替代。
「後門」爭議成為中美之間政治角力的一個面向,英媒BBC中文報導,美國科技諮詢公司The Futurum Group研究部總監王韋傑(Ray Wang)稱中方作法可能更多是為了向大陸國內企業和公眾展示其對科技安全的重視,而非立即終止與輝達的合作。而這種策略在中美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兼具技術和政治意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