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愈賣愈貴 百果園董事長:是為「教育消費者」

近期大陸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稱百果園水果愈來愈貴,對此,大陸「水果一哥」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日前發影片回應稱,不會去迎合消費者,這麼多年來都走在一個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余惠勇這番話引起大陸網友熱議。
被視為「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水果一哥」百果園跟台灣農產品有深刻淵源,董事長余惠勇在1990年代就跟台商合作,打造中國自產水梨,百果園也曾是採購台灣水果的大戶,在兩岸交流熱絡期,台灣水果曾曾佔其採購比重的3%。且以對台灣鳳梨產業提出契作模式而廣為人知。
東方財經報導,余惠勇8日發視頻指出,百果園仍然會堅守做高品質的,想給顧客留下一個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因為它不同的品質差別太大了,哪怕外觀同樣的水果,有的時候差到四、五倍。而且便宜的水果供大於求,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應求的,這也是貴的原因之一。
余惠勇說,現在一方面有聲音可以聽到百果園太貴,但另外一方面,百果園有幾千萬的會員,如果沒有一批真正認識到百果園價值的顧客,那百果園也就不復存在。
余惠勇稱,商業就兩種:第一個利用消費者的無知;第二個教育消費者成熟,他們想告知消費者,最後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消費者不知情的時候,實際上是無從選擇的,他只能選擇便宜,只能看價格。
一方面他們認為還有空間在成本上繼續優化,能否再以低一點的價格供應給顧客,但絕不在品質上做讓步,「除非我直接換品相,把品質做差一點、價格便宜點,但這不是我們要走的路。」他說。
一段時間以來,大陸社交媒體上,曾有不少網友吐槽,百果園的價格「太貴了」、「月薪2萬吃不起」、「百果園隨便買買,一百大洋就沒了」、「到底誰在吃百果園?」還有網友稱,百果園愈來愈貴,質量卻越來越差。
對於余惠勇回應,大陸網友也分多派:一派認為百果園服務確實很好,「質量絕對保證,尤其是榴槤不管多大的開了只要不滿意沒有廢話直接換」。但也有網民說,以前同樣的水果百果園的比較好吃,但這幾年水果品質都提升了,便宜的也不一定不好吃,百果園卻越來越貴。
另一派對余惠勇的回應則不以為然,稱「市場最終也會教育他的」、「不會去迎合消費者(你嫌貴就不要買),我們在教育消費者成熟(你嫌貴那是因為你太窮)」。也有網友說,百果園是收割加盟商跟股民,與水果賣不賣關係不大。
去年初,百果園還計劃未來十年內營收突破人民幣千億元、線下門店超過萬家。但截至2024年底,百果園的零售門店數量較上年淨減少966家,僅剩下5,127家。期內加盟店數量從6,081家減至5,116家,平均每天關店近5家。
百果園2024年財報顯示,其年營收雖達到人民幣103.2億元,但較前一年大減近一成,淨利更從2023年獲利人民幣3.62億元,轉為虧損人民幣3.86億元,為五年來首見虧損紀錄。
2001年底,百果園在深圳成立。2021年,成立20年的百果園突破百億元營收大關。2023年1月,百果園在香港上市。2023年,百果園達到規模最高峰,加盟門店數量也達到6,081家。
此前有分析認為,百果園跌落神壇原因跟對加盟商吸引力下降有關,在大陸社會消費降級狀態下行情不佳,高端水果生意難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