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擁核才能嚇敵人?日本走向「共享核武」的分界點

大牙無預警宣布離婚!5年婚姻劃下句點 發文認感情「1事」最難察覺

國內驚傳首例智慧型盜刷集團 非法APP騙過刷卡機…3周猛刷2000萬

廣州有間「尿毒症工廠」 樓上做工、樓下洗腎 用工資付費

邱秀蘭和葉曉敏在工作。(取材自新京報)
邱秀蘭和葉曉敏在工作。(取材自新京報)

從醫院退休的賀軍(化名)在廣州創辦了民營血液透析中心兼服裝工廠,協助尿毒症病人就業,並讓病人「以工養醫」。病人每日把服裝廠裡掙到的錢用來交透析費,透析完的身體再繼續投入工作,在這座「尿毒症工廠」裡,在縫紉機與透析機之間,他們轉換著病人和工人的角色,重拾生計與尊嚴。

新京報報導,這家尿毒症工廠樓下是透析室,樓上就是服裝廠,目前有58名尿毒症工人在此工作,從60幾歲到18歲都有,他們每天把服裝廠裡掙到的錢用來交透析費,透析完的身體再繼續投入工作。日產能最高可達2000件服飾,透析室則有50台透析機,可供200人分早中晚輪班透析。

尿毒症病人透析中,枕邊備著速效救心丸、防止低血糖的彩虹糖。(取材自新京報)
尿毒症病人透析中,枕邊備著速效救心丸、防止低血糖的彩虹糖。(取材自新京報)

據中國腎臟疾病數據系統統計,截至2024年底,中國有超200萬尿毒症病人,年新增患者約2萬人。大量尿毒症病人面臨就業、就醫和經濟上的困境。

廣州有好幾間類似的民營透析中心,提供的就業類型各異,包含餐飲、手工和醫療耗材組裝工廠等。他們開闢出「以工養醫」的生存路徑,過上抱團取暖的集體生活。

尾部車間裡,尿毒症工人在剪線頭。(取材自新京報)
尾部車間裡,尿毒症工人在剪線頭。(取材自新京報)

43歲的張順(化名)月平均工資在4500元(人民幣,下同,約631.4美元)左右,是廠內最高的。除去透析費、藥費和生活費,結餘下的1000多元,張順都用來打營養針,238元一針,「打完有力氣繼續掙錢」。

張順說,他因為得病求醫,積蓄、工作和婚姻都泡湯,一度困在江西老家,坐吃山空,最後來到廣州這間工廠。

與張順一樣,廠內工人來自全國各地,因為有著比常人差的體力、被透析耽誤的工時、雇主怕出意外擔責等因素,使他們的就業之路困難重重。

張順在工作。(取材自新京報)
張順在工作。(取材自新京報)

服裝廠廠長賀軍2017年從醫院退休,2022年創辦血液透析中心,「我開廠的目的很簡單,通過幫助他們,增加病人數量」,他說,收一名病人兼工人,毛利潤在2000元左右。

然而,這種工廠兼民營透析中心,始終處在法規的灰色地帶,一些地方已被有關部門叫停發放福利並整改。

「讓咱們病人過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張順說,這是主管對他們說過的話,「什麼規則,沒有規則,規則就是活下去」,工廠營運不順,他還借給賀軍數萬元維持運轉,因為他想在這裡幹一輩子。

而賀軍則更希望得到一些政策扶持,比如提供一棟廉租房作為病人的宿舍。

結束完一天的工作,晚上8點,透析床位上葉曉敏打著哈欠,鄰床邱秀蘭已熟睡。(取材自新京報)
結束完一天的工作,晚上8點,透析床位上葉曉敏打著哈欠,鄰床邱秀蘭已熟睡。(取材自新京報)

血液透析 腎臟 廣州 工人

延伸閱讀

台泥三元大火事故滿月 立委賴瑞隆:地點不恰當、無限期停工

楊柳颱風來襲!Kia提供全台車主免費拖吊服務及零件、工資優惠

台南海漂廢棄物還沒清完楊柳颱風又來 這件事不能等

外送員撿到重傷浪貓 獸醫告知天價醫藥費仍堅持要救:1周工資沒了而已

相關新聞

上海書展擴大登場 台版書掀收藏潮

2025上海書展13日登場,各參展攤位設有打卡、集章和折扣等活動吸引讀者參觀選購,也有業者以直播帶貨的方式在會場現場介紹...

南沙港澳台短劇賽 「葵花雞」奪金

為促進兩岸三地短劇文化交流,並展現南沙港澳台實習生的職場風貌,由新華港澳國際青創中心、華青媒Lab.及港雋動力青年協會共...

陸特色小城 外國遊客青睞

全球公寓民宿預訂平台途家13日披露數據顯示,今年暑期,雲南迪慶、新疆伊犁等特色小城的民宿吸引不少外國遊客入住,更多中國特...

天津大學團隊突破鋰電池技術 能量密度、續航能力提高2-3倍

大陸天津大學研究團隊,近期突破鋰離子電池應用性能的瓶頸,研製出能量密度超過600瓦時/公斤的軟包電芯,和480瓦時/公斤...

穿黑絲上衣爬進地鐵 陸網紅博流量「搞怪挑戰」反遭平台封號

近日,大陸許多網紅為追求流量進行一系列「搞怪挑戰」引發社會亂象。例如,在杭州地鐵9號線客運中心地鐵站,有一名男子身穿黑絲...

廣州有間「尿毒症工廠」 樓上做工、樓下洗腎 用工資付費

從醫院退休的賀軍(化名)在廣州創辦了民營血液透析中心兼服裝工廠,協助尿毒症病人就業,並讓病人「以工養醫」。病人每日把服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