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擴大登場 台版書掀收藏潮

2025上海書展13日登場,各參展攤位設有打卡、集章和折扣等活動吸引讀者參觀選購,也有業者以直播帶貨的方式在會場現場介紹書籍。有業者認為,近來大陸讀者購買台版繁體書籍,更多傾向於「收藏」性質。
據介紹,今年上海書展打造「雙主場+X+N」模式,以上海展覽中心、上海書城為「雙主場」,前者售賣門票,則者為自由進出。主會場規模將達到約4.2萬平方公尺。活動並在上海全市範圍打造多個「X」分會場,打造各區級分會場和實體書店、圖書館等特色分會場。
台版書籍方面,今年中國圖書進出口上海有限公司的攤位上,台版書籍主要擺出漫畫、文學和生活風格的書籍,其中以台版漫畫為銷售大宗;上海香港三聯書店展位負責人表示,台版書籍裡,社科方面的作品一直以來銷售表現都還不錯,他認為,大陸讀者還是比較喜歡看一些文化上的讀物。
中國圖書進出口上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盧小姐說,每年參展的大公司和參展商其實變化不大,但感覺今年書籍種類多很多。加上這幾年電商、自媒體、直播興起,大陸銷售書的方式、書展羅列的品項更多樣化,比往年面向更廣。
她認為,台灣漫畫種類比較多,市面上繁體類書籍和台版漫畫不常見;上海書展折扣力道大,讀者會比較青睞。她也分享,這次大概帶了3千多本台版漫畫,比往年多了1倍,因為去年在活動中途發現不夠,今年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有多做準備。
才剛結束在台灣當交換學生的她觀察到,身邊有朋友喜歡台灣文學,認為台灣文學在這邊滿流行的,像是林奕含、邱妙津等作者討論度都很高。
在上海香港三聯書店挑選台版書籍的民眾陶先生提到,自己家裡有很多台版書,也覺得看豎排的書「特別有感覺」。平常會看淘寶上有賣台版書的網站,但因為買得多、看得慢,之前的習慣是借書,現在則會買書後慢慢看。
中國圖書進出口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先生則表示,購買台版書籍的讀者中既有用來閱讀的,也有收藏的,這幾年可能收藏的會偏多一些。讀者看電子書,但會為了收藏另外買一套,這在漫畫、文學和「國史大綱」這類國學類書籍上會有這種傾向。尤其是武俠類的作品,近年若台灣出版社有出復刻版,也有大陸的買家在收,「每個人可能喜歡都不同,但我認為繁體(書)是有市場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