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面臨新局 台商:關稅戰和科技轉型讓競爭優勢漸失

川普上任後中美關係面臨新局,適逢大陸即將召開全國「兩會」,北京今日下午舉辦「台企聯大講堂」,邀大陸台商共謀因應之道。商業總會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說,關稅戰和產業轉型的確讓大陸台商競爭優勢漸失,政府應給予補助或免稅,促進台灣產業發展;大陸全國台企聯總會長李政宏認為,台商應充分利用大陸市場和AI應用場景優勢,幫助開創第二春。
大陸全國台企聯今天下午在北京市中國科技會堂,舉辦「台企聯大講堂」啟動儀式暨第一期活動,邀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就「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趨勢和台商選擇」進行演講。國台辦、北京市台辦等陸方官員,和大陸全國台企聯等台商代表與會。
就中美關係新局、關稅戰,以及AI轉型和大陸本土產業競爭逐漸「內捲」帶來的影響,賴正鎰坦言,過去三十幾年,台商在大陸投資以製造業為主,現在慢慢轉向科技服務業後,的確競爭優勢漸失,關稅問題也帶來影響,必須加速技術轉型才能跟上趨勢,和應對AI帶來的新衝擊。
賴正鎰喊話,雖台灣一直提要加強AI發展,「但速度好像慢了一點」,政府應給予大力補助或鼓勵、免稅,讓台灣產業發展起來。他也提到,台灣對大陸順差去年為約700億美元,仍占非常大的比重,不能忽視這樣龐大的市場,兩岸只要好起來,相信對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有很大幫助。
李政宏提到,台商在精密製造、電子、半導體、生物醫藥、文創旅遊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功,面對未來,如何利用數位化、人工智慧來賦能自己的產業是非常重要的。
李政宏認為,近日大陸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更堅定了台商的發展信心,台商應抓住趨勢,例如新能源、人工智慧等領域,並充分利用大陸的市場優勢、人才儲備、完善的產業鏈和AI應用場景練兵,這樣的話,「開創自己的第二春是非常可以期待的」。
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和近年企業撤離話題受到討論。大陸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昆山台協會長孫德聰認為,部分企業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以至一些產能轉移到大陸以外地區,但以昆山為例,去年仍有約144家新設台資企業,40家以上增資,顯示看到大陸的發展,有更多台商選擇繼續投入。
孫德聰也強調,面對轉型,智慧化和數位化轉型很重要,所以昆山台協2021年就成立「智改數轉功能委員會」,協助台商轉型升級。
另就兩岸交流,賴正鎰說,過去陸客來台每年高峰約達450萬人次,每周兩岸有近900個航班,現在業者經營狀況艱困,建議政府能毅然宣布開放、恢復觀光,先從福建、上海開始,再慢慢擴及到大陸三十一個省市,這是旅遊業者的共同期待。就兩岸在觀光「小兩會」溝通陷入僵局,他認為,這種事情只要一宣布開放,很快能進入到雙方間小兩會的接觸協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