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通貨緊縮壓力加劇 3月CPI年減0.1% 連二月下滑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0)日公布最新數據,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1%,連續兩個月呈現負值,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5%,已連續29個月負增長趨勢。分析認為,隨著美國持續加大課徵關稅的壓力,大陸通貨緊縮壓力幾乎肯定會在未來幾個季度加深。
大陸國家統計局分析師董莉娟解讀,3月CPI年減幅較2月收斂0.6個百分點,按月下跌0.4%,扣除對物價較為敏感的能源及食物的核心CPI回升,由前月下跌0.1%轉為上漲0.5%,顯示消費需求政策效應逐步顯現。
董莉娟指出,CPI按月下降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和油價下行影響。一是食品供應總體充足,食品價格下降1.4%,影響CPI下降約0.24個百分點,占CPI總降幅六成;二是旅遊淡季出遊人數減少,出遊類價格下降;加上國際油價下行,大陸汽油價格下降3.5%。
董莉娟強調,提振消費需求等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加上春節錯月影響消退,更多方面顯現出明顯的積極變化,CPI按月下降0.4%,降幅小於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以舊換新等政策效應逐漸顯現。
不過,隨著美國對大陸的關稅徵收壓力逐步增加,路透引述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指出,大陸通貨緊縮壓力從2月一路延續,而且幾乎肯定會在未來幾個季度加深,因為陸企出口過剩產能的難度加大。
分析人士指出,貿易戰導致大陸通縮壓力加大,未來走勢要看政策面如何擴內需。本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有望提供刺激措施推出時機和具體規模的線索。
ING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表示,考慮到當前CPI仍未能轉正,且隨著貿易摩擦快速升級為全面對抗,今年大陸經濟面臨新的挑戰,該機構認為當前正是大陸央行在常規公開市場操作之外進一步加大寬鬆力度的有利時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