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方濟各才辭世…川普曬教宗服AI照挨轟!副手范斯急護航「玩笑而已」

白沙屯媽回鑾進火…張麗善幫燒疏文再生風波 拱天宮主委發話了

首批「萊豬」輸台恐引一波食安風暴? 食藥署最新說明

中俄建肉產銷鏈?俄媒:陸2024成對俄肉類供應第三大國

俄媒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各國數據平台數據和公開數據統計得出,中國大陸2024年對俄肉類供應增長了近3倍,成為繼白俄羅斯和巴西後的第三大供應國。圖為牛肉示意圖。(美聯社)
俄媒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各國數據平台數據和公開數據統計得出,中國大陸2024年對俄肉類供應增長了近3倍,成為繼白俄羅斯和巴西後的第三大供應國。圖為牛肉示意圖。(美聯社)

綜合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各國數據平台數據和公開數據統計得出,中國大陸2024年對俄肉類供應增長了近3倍,成為繼白俄羅斯和巴西後的第三大供應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去年,俄羅斯進口了約22億美元的肉類。其中,中國大陸所佔份額位居第三,名次較上一年提升了六位(上一年為第九名)。中國對俄肉類供應增加了2.9倍,達到1.258億美元,佔俄羅斯肉類進口份額的5.6%。

白俄羅斯佔最大份額,達到56.5%(13億美元),一年內白俄羅斯對俄肉類出口增加了15%。巴西所佔份額與上一年一樣位居第二,達到4億美元(18.1%)。一年內巴西對俄肉類出口增加約三分之一。此外,對俄出口肉類的前六大國家還有巴拉圭(9,590萬美元,佔比4.3%)、瑞士(8,120萬美元,佔3.6%)和阿根廷(7,800萬美元,佔3.5%)。巴拉圭的肉類供應減少了超25%,瑞典減少了6%,阿根廷增加了近20%。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俄羅斯豬肉生產商據傳利用中歐緊張貿易態勢,希望在未來幾年內佔據中國豬肉進口市場10%的份額。2023年9月,大陸海關總署正式取消於2008年開啟的俄羅斯豬肉進口禁令,規定在嚴格檢疫下准許進口俄豬肉。直到2024年2月,北京才批准三家俄羅斯生產商向中國出口豬肉。路透此前報導引述俄羅斯國家養豬協會負責人科瓦廖夫(Yuri Kovalyov)稱,俄羅斯的目標是在三到四年內佔據中國豬肉進口市場的10%。

法廣網2024曾報導,俄羅斯因2014年併克里米亞而受到西方國家制裁,迫使莫斯科減少農產品進口,發展本土農業。俄羅斯在十年後成為全球第一大小麥出口國,並密集飼養豬和家禽。中俄雙方陸續在2023年、2024年先後簽署了兩份有利俄羅斯豬肉和牛肉出口中國的商業協議。報導認為中俄之間肉類貿易很快有一條新軸線出現。

大陸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中俄貿易額2024年全年達到2,448.19億美元,年增1.9%,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對俄出口為1,154.99億美元,增長4.1%,中國自俄進口為1,293.2億美元,與上年相比持平。

俄羅斯 海關 白俄羅斯 豬肉

延伸閱讀

首批進口萊豬輸台 澳洲22.99公噸豬雜驗出萊克多巴胺

才宣布8日將停火…俄羅斯襲擊烏克蘭哈爾科夫 近50人受傷

越共總書記蘇林訪俄 將出席二戰勝利日活動

重大里程碑!北韓、俄羅斯開始興建首條跨境公路 雙方讚關係進一步擴大

相關新聞

推進AI+ 陸工信部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研發布局

大陸工信部透露,下一步將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研發布局,加快建設工業領域高質量數據集。促進電子、原材料等行業智慧升級...

議價力+黏性 中國潮玩具不懼美關稅 博主探店:殺瘋了

美國祭出高關稅對中國製造業等行業的影響逐漸顯現,不過中國的玩具產業仍「逆風」突圍,不僅歐美均可見消費者排長隊購買盛況,也...

美民眾拖著空行李箱「打飛的」赴中國 義烏成掃貨熱點

5月2日起,美國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正式生效,所有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都要被徵收關稅,這讓習慣網購的美國...

胖都來開業被疑「東施效顰」業者否認模仿稱老董姓都

浙江嘉興新超市「胖都來」近日開業,因店名與河南許昌網紅超市「胖東來」,只有一字之差,遭質疑「蹭熱度」、「東施效顰」; 「...

中限制出口1個月 稀土價飆3倍 葉倫:美恐嚴重自傷產業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自4月4日宣布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後,稀土金屬價格在數周內達到創紀錄高位。截至...

香港仁滙醫務疑結業 遭商戶投訴458宗 涉款逾33萬美元

香港AMG仁滙醫務集團(Alliance Medical Group)近日社交平台帳號停運,通訊群組及查詢電話等無人應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