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洲盃男籃/未守住21分領先優勢 中華隊末節遭伊朗逆轉無緣4強

中國恒大港交所下市在即 清算人:排除現階段整體重組可能

曾是大陸第一房企的中國恒大集團12日晚間公告,公司將在8月25日從港交所下市。彭博指出,香港法院委任的清算人表示,中國恒大集團的債務負擔達到3,500億港元,遠高於此前估計,這家大陸房地產公司現階段難以實現整體重組。路透資料照
曾是大陸第一房企的中國恒大集團12日晚間公告,公司將在8月25日從港交所下市。彭博指出,香港法院委任的清算人表示,中國恒大集團的債務負擔達到3,500億港元,遠高於此前估計,這家大陸房地產公司現階段難以實現整體重組。路透資料照

曾是大陸第一房企的中國恒大集團12日晚間公告,公司將在8月25日從港交所下市。彭博指出,香港法院委任的清算人表示,中國恒大集團的債務負擔達到3,500億港元(約新台幣1.3兆元),遠高於此前估計,這家大陸房地產公司現階段難以實現整體重組。

報導稱,清算人在12日發布的進展報告中表示,清算人收到187份債權證明表,總金額遠超恒大2022年12月財報中披露的275億美元負債。不過,清算人警告,新的債務數字並非最終金額,因可能會有更多債權申索出現,所有申索都需經清算人正式判定。

自2024年1月安邁顧問董事總經理米德爾頓與黃詠詩,被香港法庭委任為恒大清算人以來,2人一直在翻查文件、揭開複雜的公司結構,協助債權人追回資金。清算人在清算進展報告指出,目前已掌控與恒大相關的100多家公司,包括持有恒大物業股權的CEG Holdings,這些公司的資產價值總額約為270億港元,「清盤人現時無法估計最終可從該等實體變現的金額。」

清算人還稱,恒大集團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擁有超過3,000個法律實體,在280多個城市擁有約1,300個開發中項目,清算程序十分耗時。中國恒大最早於2021年發生違約,引發大陸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震盪,至今房市仍未能東山再起。

另,恒大物業集團公司也擁有3,000個項目。清算人稱,債權人特別關注這一部分資產的處理,因為它代表「重大的潛在價值來源」,清算人並已將該項資產的變現工作列為最高優先事項。清算人還稱,儘管沒有法律強制要求,但由於這起清算案引起廣泛關注,他們仍決定在近日發布進展報告。

清算人稱,迄今為止的變現金額有限,僅為2億5,500萬美元。其中約1億6,700萬美元已回籠至恒大,但由於存在複雜的所有權結構,持份者不應假設這筆資金都將歸恒大所有。

路透指,恒大的兩項最有價值資產是其在上市子公司:恒大物業與恒大新能源汽車中的股份,清算人正為此尋找買家。對於物業管理業務,清算人已聘請法律與財務顧問協助出售。

由於尚無可行且全面的重組方案,清算人表示將繼續專注於資產變現,以及調查破產原因與相關潛在索賠。同時,清算人已對普華永道(PwC)採取法律行動,指控其在為集團提供服務時存在「疏忽」與「失實陳述」。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恒大12日公告,將在25日從港交所下市。恒大公告顯示,該公司本月8日收到港交所信函,表示基於公司未能滿足港交所對其施加的復牌指引中的要求,且股份一直暫停買賣,並未於2025年7月28日前恢復買賣,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根據上市規則,已決定取消其上市地位。

資產 法律 恒大

延伸閱讀

永捷財報/上半年獲利0.31億元、年減19% 每股純益0.18元

華南城遭港法院頒令清盤 恆大後規模最大中國房企

恒大許家印宅僭建6000呎遭勒令清拆 地庫大「唐宮」逾倍

iPhone 17恐因關稅貴千元!鄉民酸「果粉不在意」:全球為川普政策買單

相關新聞

陸企跨足醫療 攻兆元商機 華為組衛生軍團 美的建構生態系

今年以來,包括美的、華為等知名大陸企業紛紛入局醫療健康產業,美的集團正式成立醫療板塊,華為則組建醫療衛生軍團,在老齡化社...

北京召騰訊等陸企 問輝達H20晶片資安風險

路透引述三名知情人士報導,北京當局已召來騰訊、字節跳動等中國大陸本土科技公司,詢問他們購買輝達H20晶片情況,表示關切資訊安全風險。

騰訊第2季旺 每天賺25億

騰訊控股昨(13)日發布2025年第2季財報,營收人民幣1,845億元,年增15%、季增2%;淨利(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

陸7月電視銷量 近13月最慘 第4季恐掉進「大坑」

市調機構洛圖科技(RUNTO)最新數據顯示,大陸電視市場7月品牌整機出貨量僅為186萬台。該數據較去年同期下降14.3%...

A股資金做多 上攻「天花板」

在消費補貼利息政策激勵下,上證指數昨(13)日上漲0.48%收在3,683點,創2021年12月以來近四年新高。機構分析...

滬指近4年新高 滬深兩市成交額逾8.9兆

大陸A股三大股指8月13日集體高開,盤初滬指就突破3674.4點前期高點,創下2021年12月以來新高。其中,光收發模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