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髮絲更細!飛蟲毫毛「潛伏」30歲孕婦右眼近一個月 釀反覆刮傷

近日,武漢艾格眼科醫院湖北總院的醫生成功取出一根比髮絲更細的飛蟲毫毛,這根異物在一名30歲孕婦的右眼內潛伏近一個月,造成了其角膜的反覆刮傷和劇烈疼痛。
事件發生在4月中旬,楚女士(化姓)在燈下使用手機時,突然感到右眼劇痛並開始流淚。次日就醫後,她被診斷為「角膜上皮缺損傷」。然而,隨著疼痛持續了三天,醫生懷疑她的眼睛內可能殘留異物。
5月5日,楚女士來到武漢艾格眼科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眼表與角膜病科主任陳雅瓊透過裂隙燈和顯微鏡檢查,最終在她的右眼結膜與眼瞼板交界處發現了異物。即使在40倍的顯微鏡下,醫生也僅能看到一個細小黑點,這正是之前多次檢查未能發現的原因。
由於異物嵌入的角度相當刁鑽,醫療團隊需要不斷調整楚女士的眼位進行多角度探查。最後,主管護師甘會瑕在顯微鏡下成功用顯微鑷取出寬不到2毫米的異物,經辨識後高度懷疑是一根極細的飛蟲毫毛,導致楚女士的右眼角膜上皮出現了廣泛的劃傷。
楚女士回憶,當時她在家裡關掉大燈,只留了射燈,使用手機時突然感到眼睛刺痛,隨後開始流淚,推測可能是小飛蟲飛進了眼裡,毫毛因此留在了內部。
陳雅瓊醫生指出,角膜神經末梢密集,異物的刺激會引起劇烈的疼痛。她強調,異物位置隱蔽,常規檢查容易漏診。對於有異物感的患者,必須進行徹底的檢查,以避免遺留或移位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感染甚至視力損害。
專家提醒,許多昆蟲在夜晚會朝著光源飛行,因此在黑暗環境中使用手機時,螢幕的光線容易吸引它們。對於飛蟲毫毛等極微小的異物,漏診率較高,使用高倍顯微鏡結合醫生的臨床經驗能顯著提高診斷準確性。市民應注意眼睛健康,若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
延伸閱讀:
養貓注意!聽到「沙沙聲」以為耳鳴 醫生從耳中取出「活貓蟎蟲」
深圳女腹痛半年 照大腸鏡活捉10厘米蛔蟲 恐是飲食習慣不佳惹禍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