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仍派包裹!大陸37歲快遞員熱射病離世 家屬:暈倒後口鼻都流

大陸多地遭遇高溫天氣,河南信陽一名37歲速遞員,工作時突發熱射病,經搶救無效離世。
據《封面新聞》報導,事發當日氣溫高達近40℃,該名37歲速遞員一上午都在派送包裹,中午回家後感到身體不適,只吃了少許食物及飲用了冰凍飲品,因還掛念有包裹沒送完,12點左右再次出門。
家屬透露,速遞員於下午暈倒在電動車上,直到下午5、6點才被路人發現並報警送往醫院。「醫生診斷說得了熱射病,鼻子、嘴都流了血」。家屬續稱,「最終沒能搶救回來,第二天凌晨4、5點走了。」
隨着近期持續出現的高溫天氣,多地都錄得熱射病確診個案。7月5日,武漢一名73歲男子因連續高溫天氣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後中暑昏迷,送醫確診為熱射病,所幸救治及時,脫離生命危險;一名貨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醫生診斷為熱射病。
究竟何為熱射病?熱射病實際為中暑最嚴重類型。中暑按輕重程度可分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射病是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現為高熱(直腸溫度≥41℃)和意識障礙,早期受影響的器官依次為腦、肝、腎和心臟。」
熱射病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勞力性熱射病,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機體自身產熱過多,多在溫度高、濕度大、無風天氣,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發病。患者多為平日健康的年輕人,病死率較高。
另一種是非勞力性熱射病,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散熱減少。多見於居住擁擠和通風不良的城市中年老體弱者,5%個案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常在發病後24小時左右死亡。
那麼,中暑後應如何急救?醫生介紹指,應盡快離開高溫環境,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平躺休息,同時立即啟動快速降溫程序,包括用冷水擦身或溫水浴,加快其體內熱量的散發。對於重度中暑患者可將其直接浸泡於冷水中,同時保證患者頭部露出水面以防溺水。
醫生提醒,如出現體溫持續升高甚至超過40℃,在高溫環境或重體力勞動後出現持續性頭痛、肌肉痙攣,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20次,呼吸幅度變小,伴有噁心嘔吐但又吐不出等症狀等情況需及時前往醫院。
延伸閱讀:
注意防暑!男子突發吐血失禁成植物人 熱射病致死率可高達80%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