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嚴加防範人工智慧潛在風險
隨著2025年到來,科技產業對人工智慧(AI)的狂熱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Google執行長皮查伊在最近的一場員工會議中表示,Google未來的重點將完全聚焦於AI,並強調以「靈活快速」的方式推向市場,類似Google創業初期的風格。其他科技公司也都傾全力發展AI,但這樣的策略真的能挽救科技業嗎?或者這只是將其推向深淵的催化劑?
近年以來,AI的發展雖然令人驚嘆,但其缺陷同樣不容忽視。AI服務經常提供錯誤、混亂甚至荒謬的答案,而科技公司對此卻往往選擇推卸責任。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加上AI逐步深度嵌入網路搜尋引擎和其他核心產品,已經成為消費者信任的重大隱患。
不僅如此,很多公司在AI領域的全力投入已經影響到其他核心業務的發展,非AI部門的資源被削減,非AI核心產品逐漸缺乏維護。對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訊號;畢竟許多人需要的是日常軟體的穩定服務,而非實驗性的AI功能。
AI技術的進步無疑為人類帶來許多便利,但消費者真的對AI充滿熱情嗎?事實恰恰相反,許多消費者對AI的信任感正在下降。隨著AI的普及,人們逐漸意識到其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消費者並不希望AI無處不在,更不希望AI功能頻繁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強行植入使用者體驗。相較於AI,人們更希望科技公司對其產品負起全面責任,並確保服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相對於Google或微軟,雖然Apple在AI領域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選擇穩健、謹慎地引入,避免AI生成可能引發誤導或爭議的內容。但即便是如此,Apple也無法完全避免AI系統的錯誤;Apple的AI功能曾經錯誤總結新聞內容,導致嚴重的誤導。這凸顯出即使最頂尖的科技公司,也無法掌握「失控」的風險。
AI的問題並不僅僅在於技術不成熟,而是其核心本質中存在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導致AI系統產生類似「似是而非」的問題,即AI生成的大部分內容看似正確,但存在一小部分錯誤且不易察覺。這種細微但危險的錯誤,往往比明顯的失誤更危險。
在AI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科技公司往往選擇容忍錯誤,並迅速將AI產品推向市場,這樣的策略在長期來看可能弊大於利。消費者對AI的期待並非「新奇有趣」,而是「可靠穩定」。雖然英國科幻小說作家Arthur C. Clarke曾說:「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與魔法無異。」但真正成熟的技術應該是「普通而可靠」,就像電力或網路一樣,人們習以為常且不再感到驚奇。
對很多科技公司而言,AI無疑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但完全依賴AI可能是一條充滿風險的道路。AI的進步需要時間,而消費者對穩定和安全的需求卻迫在眉睫。所有公司應該重新審視其AI戰略,避免在AI領域的過度投入導致其他核心業務的衰退。
科技公司需要更加重視消費者的聲音,提供更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很多公司只會發展產品,但客戶服務並不周到;如果消費者服務不被重視,即使AI技術再先進,也難以挽回消費者的信任。
為了避免科技公司對AI的狂熱失控,政府如何監管就很重要。歐盟的AI法案,台灣草擬中的人工智慧基本法就是希望來管控AI,避免其變成脫韁野馬,但所有法案目前都避免觸及的是AI科技公司需不需要為其AI的錯誤負責?例如當自動駕駛汽車因AI問題發生車禍時,誰該負責?是汽車製造商?還是AI軟體廠商?當人們因深偽(Deepfake)的影片而受騙時,提供深偽工具的軟體商需不需要負責?所以政府應未雨綢繆,制定各種相關法律,因應未來AI充斥的世界。
未來幾年,AI無疑將繼續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何以負責任的態度引導這一改變,讓AI更安全且更可靠,將是政府和每一家科技公司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