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冷氣團影響至下周一 228連假迎舒適溫暖好天氣

聯合報社論/烏克蘭遭棄如敝屣,台灣還在為幾個字自嗨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右)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左)十八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就俄烏停戰舉行會談。 (法新社)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右)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左)十八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就俄烏停戰舉行會談。 (法新社)
美總統川普向烏克蘭索取稀土礦未遂,隨即派國務卿魯比歐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就俄烏停戰問題展開會談。令人驚訝的是,苦戰三年的烏克蘭未應邀與會,相關的歐洲盟邦也都被拒於場外,不得其門而入。烏克蘭幫西方圍堵俄國三年,最後卻落得被棄如敝屣,令人唏噓。

川普聲言要終止俄烏戰爭,卻選擇先安排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對烏克蘭的尊嚴和利益則沒有太多顧惜。這幾天,他更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冷言冷語,譏他「做得很爛」,罵他「獨裁者」,說他只想從美國的援助「撈油水」,還指控他不該發起戰爭。從這樣的態度看,外界要期待川普扮演「公正的調停者」角色恐怕很難,就算戰爭如願停止,烏克蘭的命運也令人擔憂。

再過兩天,距離二○二二年二月廿四日俄軍入侵烏克蘭,正好屆滿三年。這三年,烏克蘭在西方國家支援下苦撐抵抗。據西方媒體估計,烏軍死亡人數超過八萬人,俄軍死亡人數也達七萬人,雙方死傷加總超過百萬人。此外,這場戰爭造成一千多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超過九百萬人流亡國外成為難民,另有五百萬人無法住在自己原來家園。從人道角度看,這場戰爭確實該畫下句點,問題只在:和平的代價,會不會要全由烏國片面埋單?流離的烏國人民屆時能安返家園嗎?

到了這個節點,當了三年「抗俄英雄」的澤倫斯基,手上恐怕就沒有什麼好牌可打。他過去三年之所以能一派正氣凜然,主要是靠著歐美國家的力挺,又送武器又送金援,在戰場上把俄軍的包圍之勢勉強扛住。如今拜登下台,唯利是圖的川普對「盟邦道義」那套東西毫無興趣,澤倫斯基再要用「民主同盟」來爭取支持,已註定得不到回應。尤其,川普剛促成以巴停火,即自己吹噓「能得諾貝爾和平獎」。在這樣的心態下,他必然會千方百計搞定俄烏停戰,至於要犧牲烏克蘭多少土地和利益,又豈在他的掛慮之中?

美俄這次在利雅德的談判,共達成四項共識:一、美俄建立磋商機制,以實現「外交關係正常化」;二、兩國成立「高階團隊」,盡快結束俄烏衝突;三、雙方同意為地緣政治及經濟投資的合作奠立基礎;四、雙方確保以有效方式推進談判進程。近幾年,西方國家聯手「圍堵制裁」俄羅斯;到如今,美俄外交閃變為「關係正常化」,這是多麼迅速的變化。此外,俄羅斯主權基金負責人並宣布,一批美國公司預計將在第二季「重返俄羅斯」。可見,川普利用「俄烏和談」的名義,將他的商人觸角伸得有多遠、多深、多偏。

面對美俄談判,曾與烏克蘭同仇敵愾的歐洲國家卻被晾在一旁,當然備感尷尬。法國總統馬克宏為此召開歐洲緊急會議,但各國對於是否派兵支援烏克蘭,卻難獲共識。歐盟外長卡拉斯發聲提醒川普,「不要掉入普亭圈套」,並稱任何協議只要歐洲拒絕執行,就會失敗。但歐盟若只有道德喊話,無法提出具體策略,烏克蘭不僅將面臨割地之痛,亦無法加入北約,甚至得不到國家戰後重建的援助。

川普的介入,確有可能使俄烏戰爭加速停火,卻不是以外界期待的公平調停方式達成。這種以犧牲烏克蘭的利益和領土為代價的結局,看在對烏克蘭有強烈投射作用的台灣人眼裡,勢必是極大的衝擊。這幾天,許多人還在為美國務院網站拿掉「不支持台獨」字眼歡欣;但目擊烏國苦戰三年卻飽受奚落,這種自嗨不會太輕薄幼稚嗎?

社論

延伸閱讀

盼坐俄烏終戰談判桌…馬克宏將訪白宮會川普 最快這時間點見面

烏克蘭民團:重選總統澤倫斯基也會當選 川普言論讓烏國更團結

川普重返白宮 近9成日企認為不利經商「恐引發連鎖反應」

環保團體針對美國新政府 發動首波綠色訴訟控「川普濫用法律」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別再讓「公民團體」成為捐款之亂禍源

「大罷免」活動正在各地展開,這些行動,皆以「公民團體」的名義發起。罷免雖是政治活動,卻因「罷免團體」並非政黨或政治團體,...

聯合報社論/烏克蘭遭棄如敝屣,台灣還在為幾個字自嗨

美總統川普向烏克蘭索取稀土礦未遂,隨即派國務卿魯比歐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就俄烏停戰問題展開會談...

聯合報黑白集/看林岱樺,憂陳亭妃

綠委林岱樺遭檢調大動作搜索,被帶進調查站時,她高呼「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作為下屆高雄市長民調第一的立委,林岱樺...

聯合報黑白集/華府未鬆口,綠營先出櫃

《孟子》裡的故事:春秋晉國有人名叫馮婦,喜好空手與虎搏鬥,後來他想改掉好勇鬥狠形象,全力約束自己,一時頗受稱道。某天馮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