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全球去美化避險,台灣脫中入美先陷貨幣戰
央行連發新聞稿安定人心,強調台幣升值並非有意配合美國要求,是預期心理及台積電領漲台股所致。但五月二日外資才買股約四百億,台北匯市卻爆出逾卅億美元交易量,究竟是誰的預期心理大舉入市,進而帶動拋匯推升台幣,這才是問題所在。
川普宣布關稅政策的卅天裡,台幣升值逾七%,是全球之冠。居次的馬幣、瑞士法郎及韓元等,升幅才在四%到三・五%間。台幣沒有流通性,卻獨獨被炒高,這背後的預期心理,究竟來自外資看準台灣必然屈服川普,提前布局割羊毛,或如民間質疑是政府對美朝貢,放手台幣升值討好川普,市場很快會有答案。
賴總統與行政院長卓榮泰走訪產業團體,政令宣導粉飾太平;行政院經貿辦也宣布台美首輪實體磋商結束,但還沒結果。中經院發布四月數據證明慘況: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到人力僱用指數,都顯示產業景氣已從擴張轉為緊縮。賴政府利用關稅戰編四千一百億特別預算,偷渡六成無關開支,只想從國庫搬錢,卻對貨幣戰毫無預警備案。
台幣狂升,卓揆稱「還在可控範圍」,讓人想起他叫大家「安心入睡」的慘痛後果;賴政府腳步落後,也沒避險手段。就拿匯率來說,日本首次與美國談判,先把紅線畫在匯率。首相石破茂表示要從公平角度處理,稱不會以美債作談判工具;到最近一輪,日方除強調不退讓,財務大臣鬆口美債可作談判籌碼,暗示會出售美債反制。
無論是日韓,或搬出報復措施的加拿大、歐盟及中國大陸,雖未結成抗川同盟,但共同點有二:一是不輕易對川普妥協,以防日後被予取予求;也因此這些國家股匯市相對安定。二是各國都在重組交易與合作平台,以因應「去美化」的新世界貿易秩序,降低對美依賴。中日韓推進自貿協定,歐盟與CPTPP開啟對話合作。儘管中歐貿易協定仍有政治阻礙,歐盟仍與中國大陸持續提升經貿互動。更別說,連金磚國家都成為先進國家交往選項。
川普不屑民主價值外交,盟國也樂得「被解放」開發新市場。日韓、東協、歐盟經貿「去美化」並不等於「親中」,各國都在爭取國家最大利益。台灣則附和川普,高唱「台灣投資美國隊」,站在全球化保衛戰的對立方。當各國因經貿利害和美國產生矛盾,同時與中國大陸形成良好經貿關係,台灣已成區域整合孤兒,連護國神山都被美國搶走,拿什麼去說服各國挺台抗中?
親美是我國生存守則,但美國盟友受川普傷害最重,此刻無條件無底線的親美,讓台灣在世界潮流中逆勢陷落,傷害國計民生。國內外民調都顯示對美國信任度大幅降低,並質疑美國保台意願,賴總統卻剛愎自用要「脫中入美」,無視地緣政治劇變與風險。民進黨政府挾外自重,不時以「民主同盟」包裝政策;但這次,台灣是唯一把國家利益奉送川普,根本沒有同盟!
台灣原本可像多數國家保留第二條路,但賴清德切斷所有後路,形同與自貿組織絕緣。更令人憂心的是,川普急著和中國大陸談判,對台灣而言,只怕比貨幣戰更大的考驗就在路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