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iOS先獨享!Google Maps可自動掃描相簿儲存地點 不用再苦尋店名

川普:美中會談取得重大進展 協商「友好全面重啟」

聯合報社論/危機示警,賴政府卻深信「罷免救台灣」

民進黨大罷免進行中,罷團租用大型燈箱車擴大宣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大罷免進行中,罷團租用大型燈箱車擴大宣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報導「一場有關台灣的超級強權危機即將到來」,直指賴政府反中措施適得其反,加劇社會撕裂,惡化台海局勢。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專文也要求「川普應管管台灣」,別讓賴清德總統不斷強調台灣主權獨立的言行,增加北京動武風險。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更語出驚人說,中共對台軍演情勢快速沸騰,讓他夜不能寐。外部政經安全形勢險峻,賴政府卻深信「罷免救台灣」,以為剷除政敵就能天下無敵,口喊「抗中保台」,卻讓台灣陷入險境。

地緣政治迫使台海急遽升溫,兵凶戰危程度早非「溫水煮青蛙」,綠營仍像政治白蓮教,以為口喊咒語就可以神功護體。民進黨一心一意大罷免,以少數民意貪婪攫取權力最大化。賴政府是裝睡的人叫不醒,美國印太司令卻憂心到無法入睡。

《經濟學人》一針見血,點出台灣政局陷入極化與自滿的政治僵局,無法準備台灣可能爆發的危機。如果美國保台的承諾動搖,台灣恐失去抵抗的決心;台灣若不準備自衛,美國也不太可能伸援。川普為了避免核武衝突,可能選擇讓步北京,台灣恐「無血開城」,落入中國大陸的勢力範圍,對亞太戰略平衡與民主體制構成巨大衝擊。

英國《金融時報》則報導,中共解放軍大幅升高軍事活動強度,演練範圍包括奪取台灣離島地區、實施海上封鎖或直接攻擊本島的準備,帕帕羅上任美國印太司令一年以來,共軍演習深度及廣度變化的速度呈現非線性變化,在他的三年任期內,有可能遇到美軍因台灣而和中國對戰的情況。

台灣正面臨內外雙重危機,府院黨都養共諜,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任外長時也被滲透,他卻高傲二度拒絕赴立院備詢;執政黨念茲在茲只有大罷免,全力追殺在野黨,少數政權被大罷免膨脹成好像已經再度全面執政,但缺乏社會高度支持,政權彈指可破。

民進黨試圖將反中和罷免畫上等號,司法東廠系統性霸凌反對陣營,檢調對民進黨的死亡連署視而不見,卻大張旗鼓誅殺國民黨,還將在野黨導向組織犯罪,法律彷彿是民進黨說了才算。台灣內部高度對立,民進黨不斷抹紅,摧毀台灣的民主自由與法治摧毀底誰才是「中共同路人」?

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曾公開宣布,大罷免最後拍板決策者是賴總統;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日前「洩漏天機」,透露賴清德曾下令要求罷藍委二階連署全部要通過。儘管黨中央淡化否認,強調只是「從旁全力協助」,但全台大罷免如火如荼,檢調兵分多路配合搜索藍營。台中市長盧秀燕重批,選委會和戶政機關才能查個資,中央利用司法調查和羈押罷免團體,「太過分了!」若說國家機器沒有助攻,三歲小孩也不相信。

賴總統三月國安談話已定調,視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研擬修正加嚴版國安法;近日還說中國大陸對台統戰滲透愈來愈嚴重,不得已也不得不將其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但「綠色恐怖」步步進逼,連民進黨基層也憂心誤踩紅線,甚至殃及百姓;許多人擔心,會不會被隨便拿個理由,突然就找上門。

賴清德的威權手段將為台灣民主敲響警鐘,民進黨的反中策略與大罷免攻勢,嚴重撕裂社會信賴。賴政權在虛胖的少數民意推擁下走向獨裁,導致內部分裂、外部衝突,讓台灣陷入危險邊緣。人類歷史證明,獨裁沒有好下場。賴清德若想透過大罷免謀取獨裁統治,不要忘記歷史斑斑教訓,「當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

波波漫畫
波波漫畫

社論

延伸閱讀

賴總統主張對抗 陸學者:陸方警告更多從口頭轉為行動

行政院悄改族群分類96%是「其餘人口」 藍委:認知作戰

挺陸配遊行高舉「反迫害反霸凌」旗幟 大喊賴清德下台

呼應呂秀蓮憂國家撕裂 賴士葆:賴總統特別要聽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危機示警,賴政府卻深信「罷免救台灣」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報導「一場有關台灣的超級強權危機即將到來」,直指賴政府反中措施適得其反,加劇社會撕裂,惡化台海局勢。...

聯合報黑白集/惡罷成功,收回五天假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把蔡政府砍掉的七天假「還假於民」。勞工朋友歡欣之際,仍不忘提醒只還了四加一天,而且憂...

經濟日報社論/房屋稅單事件 囤房稅新制恐須檢討

最近有兩則與住宅政策相關的新聞,一是5月開徵的「房屋稅2.0新制」出現稅單方面的問題,另一則是內政部遲至5月初才公布的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