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沙屯媽祖進香一名香燈腳誤入喪家以為是點心站 網友酸又罵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所達到的效果最好

健康來得及/健康不一定要運動?改變日常活動方式就可

美烏協議對台灣的警惕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和烏克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右)四月卅日在華盛頓簽署礦產協議,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歐新社)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和烏克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右)四月卅日在華盛頓簽署礦產協議,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歐新社)

幾經波折,美國烏克蘭終於在華盛頓簽署自然資源投資協議,根據目前公開的協議內容,雙方將成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共同投資烏克蘭的礦產、能源與天然資源開發項目。這是自川普總統重新執政以來,雙方首次就戰後經濟合作達成具體成果。美烏雙方的相互妥協是否真能為烏俄和平帶來希望有待觀察,但是美烏礦產協議的簽訂,對台灣來說有著值得深思的啟示意義。

根據美國官方說法,這項協議表明川普政府致力於打造一個「自由、主權與繁榮的烏克蘭」,同時明確指出未來的軍事援助將可視為對基金的貢獻。但目前各大媒體雖已報導協議簽署,內容仍模糊不清,顯示政治訊號與實質內容之間還存在落差。對烏克蘭來說,協議的象徵意義恐怕遠大於實際效益。畢竟,它既未納入安全承諾,也無保證美國企業的投資,川普更可能視投資報酬為衡量後續介入程度的準則。

這份協議背後傳遞的,更像是強調國際支持從來不是道義問題,而是利益考量。烏克蘭給台灣的啟示並非只有國際合作,而是多面向的現實提醒。

第一,軍事抗衡力,是坐上談判桌的基本門檻。烏克蘭能與美國簽署協議,並非因為世界的憐憫,而是因為他們撐過了兩年多的戰爭。正是因為沒有倒,西方國家才不敢把它當成棄子。台灣如果面臨衝突,能否撐住戰爭洗禮?這些不是戰爭理論,而是外交談判的現實基礎。

第二,坐上桌不代表握有籌碼。烏克蘭至今堅拒割地、拒讓普亭得逞,但現實是,美國只給了「經濟利益共享」的可能,卻沒給出「安全防衛保證」。從礦產協議看,美方的算盤是:讓資本參與重建,就自然產生維持穩定的誘因。台灣要問自己:如果關鍵產業外移,還有什麼是國際願意保護的利益?

第三,烏克蘭沒把籌碼全壓在美國,澤倫斯基不只與美國簽協議,也不放棄遊說歐盟、德法等國支持,努力為戰後鋪路。反觀台灣,除了美國,能信任且有能力出手的盟友在哪?還是只能賭美國單一支持的長期可持續性?

最後,也是在台灣最容易引起爭議的一點:兩岸需要對話嗎?其實,烏俄戰爭爆發前,基輔與莫斯科也曾進行過外交接觸與斡旋,結果普亭仍選擇開戰。確實,對話不能保證和平,但不對話,就會只剩下讓對方計算「戰爭的代價」這條路。

對台灣而言,民進黨內或許還是有人願意與北京對話,但北京已對其失去信任,這也導致黨內強硬派更傾向「不談拉倒,抗中正好」。然而,想辦法與北京對話對兩岸降溫還是有必要性,不然美國智庫學者也不會建議從學界的二軌交流開始突破僵局!若排斥對話、決定只靠國際支持與價值同盟來阻止戰爭,等於把台灣命運交給他人,完全不符台灣利益。

美烏礦產協議的背後,是烏克蘭用極高代價換來的外交突破,它給台灣的警惕是,外交不是理念堆疊,而是籌碼計算。台灣若要借鏡烏克蘭,就不能只看協議簽了沒,不能只放大解釋美國釋出善意,而要問自己:有沒有撐得住的底氣?拿得出的籌碼?放下對立嘗試對話的格局,以及願意真正出手相挺的朋友?如果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在國內的政治操作就算贏了,台灣還是輸了!

戰爭 烏克蘭 美國

延伸閱讀

「他們活該!」川普再槓美國一流學府 取消哈佛大學免稅地位

大學畢典也不放過…川普宣揚百日政績 炫耀科技大亨「拍我馬屁」

中研院調查:川普執政6成民眾憂美中協議損台

川普再出手!削減資助美公共媒體PBS及NPR 控報導存在「偏見」

相關新聞

向媽祖表態別只是形式

每年,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吸引了大量民眾參與,並成為各級政治人物表達敬意、呼籲國泰民安的重要場合。今年白沙屯媽祖的朝拜活動...

大屋頂下/借問賴清德是否獨裁者? 就在凱道 不用天安門

四二六的「反綠共/戰獨裁」凱道集會,建立了兩個命題,①「民進黨是綠共」,②「賴清德是獨裁者」。這兩個命題將深刻影響台灣未...

星期透視/大罷免的狐狸尾巴與照妖鏡

民進黨推大罷免日前有個插曲。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在政論節目說賴清德已在中常會下「軍令」,要求卅五個藍委罷免案「全部都要過...

名家縱論/喧嚷浮誇 川普是更醜陋的美國人

一九五八年一本由兩位前海軍軍官博蒂克及雷德勒創作的政治小說《醜陋的美國人》,一出版就受到關注。該書描述美國在東南亞一個杜...

連署比當共諜慘 司法還能期待?

邇近司法處理大罷免連署案及共諜案時,無論聲(裁)押或交保,輕重各異、朝野有別,堪稱「連署比當共諜慘」;前此,兩起我國男子...

改革變政治恐嚇 當教師淪為白色恐怖下的犧牲者

媒體報導一名北市代課教師疑因身心壓力沉重,最終選擇自我了結,震撼社會。我們在哀悼之餘,也不禁要問:是誰,讓許多教師飽受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