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衝進日本小學校園致5名教職員受傷 嫌犯疑為家長友人

彰化市即將沸騰 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下午進市區、傍晚可到台中

傳檢調將搜國民黨中央黨部 連勝文:同仁都有心理準備

不跪、不退、不貴 陸對美展現戰略縱深

面對川普貿易戰,大陸採取強硬立場應對。圖為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歐新社
面對川普貿易戰,大陸採取強硬立場應對。圖為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由於大陸近期經濟遭遇困境「已經快要崩潰」,因此會在某個時間點降低對大陸商品的關稅。與此同時,雖然大陸外交部日前發布影片重申立場,但大陸商務部首次鬆口,正就美中談判進行評估;種種跡象顯示,美中似乎已在尋求對話的可能。

然而,白宮副幕僚長米勒又表示,川普關稅政策主要是為了解決大陸竊取智慧財產權、非法傾銷與政府補貼、匯率操縱及對美巨額貿易赤字等四大問題;因此亦有論者認為,美中貿易戰將持續升溫。

由於川普的多變,因此美中貿易戰的發展可謂撲朔迷離;但若從大陸的立場分析,或許能更準確預測美中對抗的趨勢。大陸當局一再強調,面對加大的外部衝擊,要強化「底線思維」;所謂的底線思維,即是作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作最壞的打算」具體來說,就是戰略上想定中美經貿完全脫鉤。二○二四年大陸出口總額占GDP約十八%,其中對美直接出口占出口總額約十五%,約GDP的二點七%;即使加上轉口貿易、對美出口全部歸零,對GDP的影響大約僅約三%左右。也就是說,從經濟帳來看,由於美國市場重要性相對下降,陸方可以很有底氣的向美國說「中國不跪」。

至於「作最好的準備」就是以維護WTO為號召,建構一個「去美化」的全球市場。隨著「抗川」力量的全球崛起,大陸趁勢搶占輿論高地,並透過區域經濟整合來深化與東協、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合作。值得關注的是,大陸將如何加強「南南合作」?中日韓FTA將如何推進?更重要的是,停滯已久的中歐FTA是否會在中歐建交五十周年的今年有所突破?亦即,從政治帳來看,大陸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戰略機遇,因此面對美方的極限施壓,強調「中國不退」。

而「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對陸方來說,仍是不放棄和美國達成協議。陸方認為,大陸製造業產值、增加值都已是全球第一,遠超過排名第二、第三的美日總和;也就是說,短期內製造業不可能通通回流美國,大陸強大的製造能力及產品的性價比,使得美國很難完全不從大陸進口商品。基於產業發展的現實,陸方認為「中國不貴」將是大陸面對貿易戰的底氣與籌碼。

簡言之,在「不跪」、「不退」、「不貴」的底線思維下,大陸劃出對美鬥爭的戰略縱深。陸方認為,川普企圖想要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的政策充滿矛盾,不具可持續性;且從川普一貫的利己主義原則來看,透過形式堅持但實質妥協,鋪墊與大陸的協議之路,是符合川普利益的最佳選擇。

另一方面,考量到貿易戰仍將對大陸經濟造成衝擊,大陸並不會完全放棄與美合作的可能。

可以預期美中貿易紛爭仍將跌宕起伏,但在各有需求的情況下,美中最快仍可能於今年十一月G20峰會前達成初步協議,甚至不排除簽署第二階段貿易協議,以替美中領導人會面創造條件。然而在美中開始進入談判時,如何避免成為被交易的菜單,將是台灣必須面對的下一個挑戰。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為了長期國家實力接受短期個人犧牲?美媒:「MAGA毛主義」在興起

無畏電影重稅批川普「不了解產業」 澳洲向好萊塢招手

人道主義停火3日!普亭遭烏斥「戲劇表演」 川普發聲:算很多了

川普下令限制病毒研究引猜疑 外媒曝:呼應COVID實驗室外洩論

相關新聞

台幣不理性暴升 要解方而非空話

史詩級台幣狂升的現象,各方有不同的解讀,唯賴清德總統的說法未能說服大眾。突然加速升值的背後當有其論述及邏輯。

噩夢又「萊」 何時能止?

一○九年底蔡政府宣布將於隔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之美國豬肉進口;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為安撫民心,提出「進口豬肉之全方位...

宜蘭「天選高鐵」 利弊說清楚了嗎

環境部日前舉行「高鐵延伸宜蘭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正反方人馬場外抗議,計畫全長六○.六公里,包含...

賴應導正視聽、還原史實

路透報導,賴清德總統將針對歐戰結束八十周年發表觀點,強調侵略行為必須挫敗,呼籲民主陣營共抗俄羅斯與對岸、北韓、伊朗。此舉...

全力拒斥師法納粹的執政者

一個民主安定的社會,需要有良好的法治,也就是法律與執法合乎公義,人人均有守法的義務。

反共之星能照亮賴政府的違憲暗黑?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升任中將時,特別向媒體揭露他是十四歲時投奔自由的「小反共義士」,用以彰顯多的那顆將星與「反共」精神相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