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聯準會再度按兵不動 鮑爾:關稅高不確定性是關鍵

天氣好轉熱飆35度 吳德榮:周末另一波鋒面雷雨又降溫

台幣不理性暴升 要解方而非空話

台幣匯率連二天飆升,昨天匯價趨於穩定,新台幣兌美元收盤收30.28元。記者黃仲明/攝影
台幣匯率連二天飆升,昨天匯價趨於穩定,新台幣兌美元收盤收30.28元。記者黃仲明/攝影

史詩級台幣狂升的現象,各方有不同的解讀,唯賴清德總統的說法未能說服大眾。突然加速升值的背後當有其論述及邏輯。

這顯然跟川普的關稅戰有關,而且隨關稅而來的是匯率,這樣的組合殺傷力才夠強大。全球經貿與金融的暴動,是從川普的「解放日」開始的,從那天起股債匯劇烈的波動「三殺」,這些美元資產的代表已不再安全,也破壞了信心機制,所以全球同步上映了「資本大逃亡」的大戲。

大戲的主角就是「美元貶值」。台幣成為「亞洲最強貨幣」暴漲身價的背後,是這個趨勢及集體行動的彰顯。而美元的貶值有其深層原因,試舉其痼疾論述。

首先,美元的特殊霸權地位,承平時讓美元兌換世界主要貨幣維持長期的高溢價,造成美國競爭力愈趨低落。一旦出現不確定性或經濟危機,會有兩成五到三成的跌幅。

其次,美國不斷膨脹的債務始終無法改善,這在其他國家恐早因「高度肥胖症」而影響財政的健康,但美國的例外來自於特殊的美元地位,以及在全球與美國做生意拿到美元再轉換成美債,風險也因此分散。但這會像病毒一樣傳染,尤其當美國身陷經濟危機的免疫力下降時。

還有,全球資本加速撤離美國中。美國吸引外資的魅力超絕,外資到去年底擁抱六十二兆億美元的驚人數字。但當美元資產失去吸引力時外資會大撤退,熱錢四處逃竄到更安全、或具有增值潛力的地方。

面對川普的對等關稅,各國在美國大部位的資金大撤退,美元資產或美元價格便被放空,轉為貶值的空頭現象。

貨幣戰爭是另一隻驅動美元貶值的大推手。美元貶值可促成各國拋售美元或美債儲備,也因美元貶值讓美國的負債大幅縮減,對美國的財政重擔來講是件好事,也達到促進出口成長的目的。

美國印鈔票有其特權,全球貿易大部分利用美元定價及付款,還有財政收支不平衡時,只要印鈔票並發行債券,各國央行或投資人便會收購。印鈔票用來刺激經濟成長及購買全世界的商品,對美國是利多,只不過危機發生時,擁有這些資產的人也會受波及,這就是美國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透過債務追求經濟成長,但也會把危機散播。

現在就是美元貶值傳染病高度傳播的高峰,台灣面對「解放日」引爆出美元的結構性風險,促使台幣陷入升值風暴。

面對台幣不理性的暴衝,這次央行和過往態度截然不同,反而是放手,這應有其說不出的考量。央行的策略性目的有二:一是「買保險」,規避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報復,另一是「送大禮」,為關稅談判順利打先鋒。

川普早就警告中日不能以本幣貶值來對抗對等關稅。更何況,美日就關稅談判的內容上,確實有日圓升值這份清單,台美談判的沙盤推演,理論上不會忽略川普的提醒和意圖。

台灣對外出口貢獻GDP約在六成五到七成,關稅和匯率對貿易及企業盈利尤其關鍵,這兩大殺手鐧可說正中台灣要害。面對美國高關稅和台幣強升值聯合轟炸,將嚴重侵蝕台灣的經濟成長和產業。

如今,面對關稅戰和貨幣戰兵臨城下的激攻,應正視危機根本提出實際可解決問題的對策及行動。至於政治說服的文本,那就不用了。

川普 經濟發展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美國優先」政策 中信銀再插旗美國市場

為了長期國家實力接受短期個人犧牲?美媒:「MAGA毛主義」在興起

無畏電影重稅批川普「不了解產業」 澳洲向好萊塢招手

人道主義停火3日!普亭遭烏斥「戲劇表演」 川普發聲:算很多了

相關新聞

台幣不理性暴升 要解方而非空話

史詩級台幣狂升的現象,各方有不同的解讀,唯賴清德總統的說法未能說服大眾。突然加速升值的背後當有其論述及邏輯。

噩夢又「萊」 何時能止?

一○九年底蔡政府宣布將於隔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之美國豬肉進口;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為安撫民心,提出「進口豬肉之全方位...

宜蘭「天選高鐵」 利弊說清楚了嗎

環境部日前舉行「高鐵延伸宜蘭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正反方人馬場外抗議,計畫全長六○.六公里,包含...

賴應導正視聽、還原史實

路透報導,賴清德總統將針對歐戰結束八十周年發表觀點,強調侵略行為必須挫敗,呼籲民主陣營共抗俄羅斯與對岸、北韓、伊朗。此舉...

全力拒斥師法納粹的執政者

一個民主安定的社會,需要有良好的法治,也就是法律與執法合乎公義,人人均有守法的義務。

反共之星能照亮賴政府的違憲暗黑?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升任中將時,特別向媒體揭露他是十四歲時投奔自由的「小反共義士」,用以彰顯多的那顆將星與「反共」精神相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